据国外媒体报道,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创始人约翰·雷斯特(John Lasseter)日前在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演讲时表示,未来获奖的电影中会有不少作品是由iPhone或GoPro等便携式摄影设备完成的,电影产业会迎来一个新的纪元。
“一些人可能会说,‘那不可能的。’但事实是,(这些便携式摄影设备)确实可以做到。”雷斯特表示,“他们之所以认为不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些设备本身的设计初衷并非是用于电影拍摄目的。”
在谈论颠覆性电影技术方面,雷斯特算得上权威人士。作为《玩具总动员》的导演,雷斯特很好地诠释了电脑动画电影的价值。
事实上,雷斯特的“预言”从某种角度看其实已经被实现。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有一部名为《Tangerine》的电影就几乎完全是通过一部iPhone 5s拍摄的;而几年前,《老男孩》电影导演朴赞郁就曾只用一部iPhone 4制作了一部短电影;至于GoPro,该公司甚至已经开始经营一个在线视频频道,里面的短电影内容则完全由GoPro设备拍摄。当然,这些电影还称不上“获奖级别”的大作,不过从技术上却已经证明了能成为未来电影拍摄工具的可能。
除了预言用iPhone或GoPro拍摄的视频将能够获得电影制作奖项外,雷斯特更指出便携式摄影设备还能给电影风格注入新的活力。
“(iPhone和GoPro)能给电影注入一种我们此前从未有过的活力……我认为一种新的电影流派会伴随着这些新事物一同出现。” 雷斯特表示。
“活力”在这里指的是通过便携式设备拍摄出的电影的风格和个性。尤其以GoPro产品为例,此类拍摄风格能明显强化要传达的第一人称视角意图。
雷斯特最后指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在现有电影技术下接受和推广这些新拍摄工具是非必要的,或者不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新工具已被广泛讨论和使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GraphCast是一个革命性的AI天气预测模型,能够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10天全球天气预报,准确性超越传统方法90%的指标。该模型采用图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40年历史数据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卓越,能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千分之一,为气象学领域带来了效率和精度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