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腾讯公司主办,工信部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指导的2015年T派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自3月中旬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在初赛阶段共吸引全国300余所高校1500多支团队报名参赛,在提交的500余份创意方案中,涌现出一批相当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创意。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创意方案的评审,最终100支团队脱颖而出。据了解,此次入选作品中不乏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之作,如清华大学的《达摩的礼物》是一款基于LBS场景的日语学习软件,内容丰富、新颖,且以游戏方式实现,非常有趣;大连理工大学的《消灭雾霾》则是一款以叶子作为游戏主角的酷跑游戏,切合当下主题,且游戏题材具有正能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基于树莓派的绿色节能智能家居整合系统》针对智能家居面临的布线、成本、中控、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5月18日晋级赛启动 腾讯公司全方位助力
据悉,本次大赛以“连接·Young出精彩”为主题,面向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大赛将分阶段进行,参赛者可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创意作品。在5月18日-6月21日的晋级赛中,将会选拔出全国15强团队和3支复活团队进入决赛。这18支团队将于8月受邀至腾讯总部参加T派学生夏令营,进行最终角逐,争夺万元金银铜奖、投资孵化机会及为期一年的腾讯云服务器和云数据库的免费使用权。
“学生团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新生力量,腾讯公司希望借助自身经验和平台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锻炼成长和创业腾飞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从而完善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腾讯公司高校关系总监管刚表示。为了帮助参赛团队实践移动互联畅想,提升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腾讯公司已在初赛阶段走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为千余名学生提供与公司专家、行业优秀代表近距离沟通的机会;在晋级赛阶段,腾讯公司还将为团队提供为期四个月的免费腾讯云服务以及技术专家答疑指导。
互联网+时代 T派校园带你启航
“互联网+”概念的迅速普及在带来了创业黄金期的同时也呼唤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这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生涯发展办公室主任刘铁江老师认为,“此次腾讯T派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非常契合当下热点,为大学生提供了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舞台,对推动成果转化、产教结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2006年起,腾讯公司陆续展开了一系列海内外高校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上,与清华大学共建“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全国19所高校成立腾讯创新俱乐部,并经由T派校园大赛、T派公开课、T派夏令营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先进技术、体验开放文化、研讨行业发展、实践个人成长的平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也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此次举办T派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希望借此与高校建立更深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关注与培养,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共建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
更多大赛信息,请登录大赛官网http://tpai.qq.com/race/mobilecreative2015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