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手机是高通的基业,那么,根基牢稳的高通,显然要让自己“生而移动”的基因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这个领域如果有一个边界,或者说,如果能用一个词来代表高通的野心,那就是:万物互联。
众所周知的是,高通控制着3G、4G核心专利和高端芯片供应。鲜为人知的是,高通最早期的业务是为卡车提供连接解决方案,从中获得了蜂窝技术上的研发收入。
在2013年初,高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博士在CES 2013上用“生而移动”精准定义了高通的基因和血脉;随即8个月后,同样是保罗·雅各布,在Uplinq 2013上做出进一步解读:一切都围绕着“数字第六感”和万物互联展开;2014年,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市场给高通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芯片收入,这笔进账在高通2014年芯片收入中占比约5.5%;2015年5月14日,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在面向全球媒体的“Qualcomm IoE Day”大会上表示:“2015财年,我们预测来自于非手机类别的营收将占半导体业务部门营收的10%以上,今后还会继续扩大。”这也意味着,IoE带来的芯片收入将超过20亿美元。
每年数十亿要连接的设备,从沙漠中的风车到豪华汽车,每个设备,都需要一颗功耗低、续航强、体积小、能联网的芯片,这是高通的强项。解决方案的多样性是推动万物互联发展的关键,也是高通在万物互联领域的突破口。
近两年来,高通在车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物联网平台等领域频繁布局。
仅在过去12个月中,高通出货了超过1.2亿家庭智能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和照明系统。其它类型的产品还包括:Dropcam、GoPro Hero4,多个品牌的智能电视、Xbox,以及联网汽车。
针对虚拟现实,高通开发了Vuforia平台,Vuforia拥有来自130个国家、12.5万多名注册开发者组成的全球生态系统支持。日前上海车展中,宝马MINI就采用这一平台为驾驶者打造了一款眼镜。
在物联网、智能家居领域,高通则研发了AllJoyn平台、AllPlay架构,AllJoyn平台目前接入了包括伊莱克斯、索尼、海尔、LG、松下等国际家电巨头。
车联网方面,高通与全球超过15家汽车巨头合作了40多个车联网项目,有2000多万辆汽车搭载了高通的芯片。
多年前,高通已经下决心要解决万物互联时代终端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为此投入了很多研发资源,提出了一个能让终端间彼此发现和沟通的解决方案 AllJoyn。AllJoyn是AllSeen 联盟(AllSeen Alliance)的一种软件与服务框架,有18家制造商和18家音乐流传输服务提供商已经集成或宣布计划集成AllPlay,从而让无线音频覆盖整个家庭。截至今日,联盟成员企业超过140家。
相比智能手机,万物互联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分散性,连接技术是关键,在终端和接入点,这两种技术都在走向融合。这就适配了高通的核心业务:集成。
想办法把所有技术融合到一颗芯片(SoC)中,这也是高通的差异化之一。
高通是如何将认知平台、扩增实境平台、计算和连接平台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呢?举个例子,高通与宝马MINI合作,采用Qualcomm Vuforia移动视觉平台以及骁龙处理器,再与连接技术相结合,才有了这副具有扩增实境功能的眼镜。驾驶过程中,可以通过眼镜看到导航数据、行驶速度、限速提示、岔口信息等;可以把外车镜摄像头提供的照片用于泊车,以确认停车地边缘间隙。
如果说万物互联是非手机终端的机遇,可以预见的是,把技术融合在芯片里将成为高通最强悍的武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