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MYBANK
6月16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巴巴关联公司蚂蚁金融宣布6月25日正式推出网上银行MYBANK。
蚂蚁金融今日宣布于6月25日推出网上银行MYbank,届时将在杭州市举行仪式。蚂蚁金服之前未说明给出网上银行的具体时间。
MYBANK即筹备已久的浙江网商银行,后者2014年3月11日成为获银监会批准的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之一,2014年9月29日获批筹建。
蚂蚁金服持有浙江网商银行的30%股权,复星国际旗下关联企业以及万向集团将分别持有25%及18%股权,宁波金润资产管理将持有16%。
外媒昨日曾报道称,MYBANK此前宣传过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让用户远程开户未获监管部门审批,原因是国央行和公安部对MYBANK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出了质疑。
对此,阿里方面表示,还在就人脸识别远程开户技术与监管部门沟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