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工信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国内移动通信网络正式进入4G时代。在普通网络(Cat.3)环境下,如果你想从一部2100万像素智能手机下载十张照片,需要51秒,而在Cat.6网络环境下,只需要16秒,当升到Cat.9时,下载时间会更少。具体有多快呢?
日前,广州移动联合高通和中兴通讯,联手开展4G LTE Advanced Cat.9三载波聚合技术试验,现场可见,下行峰值速率可达330Mbps,相当于现有4G网速的近3倍。
广州移动试验现场 基于乐视乐Max
该试验采用中兴通讯提供的无线基础设备及演示设备,内置高通骁龙810处理器集成X10 LTE的终端,进行了下行三载波聚合的演示。通过聚合2575~2635M频段带宽为60M的三个无线电信道或载波(每载波20M),使下载速率实现最高3倍增长、并同时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
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钟伟锋透露,广州移动早在4G牌照发放之前就已经和合作伙伴投入到载波聚合的研究试验中。2014年起,广东移动开展双载波聚合技术的规模部署,广州主区内的网络已具备双载波聚合能力,峰值速率达到单载波的2倍。上月,广州进行了全国首个4G下行三载波聚合的外场业务测试,下载速率是当前4G单载波速率的三倍。目前,广州移动已经在全球通营业厅搭建起了支持Cat.9三载波聚合的网络环境,搭载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的商用终端,进行LTE-A三载波聚合高速网络的应用体验。
中兴通讯副总裁、TDD产品线总经理柏燕民表示:“中兴通讯致力于推动TD-LTE商用化进程技术与产业链发展。今年3月2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的世界移动大会(Mobile World Conference)上,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室内实现了首次TD-LTE下行三载波聚合演示。”
高通业务拓展副总裁夏权介绍,除了上述这些最高支持Cat.9的商用产品,高通也在全球推出了首款宣布商用的Cat.10调制解调器,它的下行速率最高达到450Mbps,上行速率最高达到100Mbps,更重要的是,它支持最高60MHz的三载波聚合,同时支持跨TDD和FDD频谱的载波聚合,并支持LTE广播和全球的四种卫星系统,包括北斗。目前,全球有超过2300款采用高通芯片的LTE终端设计,而高通LTE芯片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
载波聚合是当下及未来实现高性能连接的关键技术之一。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表示,“2015年中国移动要大力推动LTE Advanced载波聚合,让系统和终端都能支持载波聚合技术。”根据GSA报告,目前全球已经有64个LTE Advanced载波聚合网络实现商用。作为业界最领先的技术形态,目前全球共有13个Cat.9网络正在部署或处在试商用/测试阶段。
现场可见,小米Note、乐视乐Max等终端均支持LTE-A Cat.9。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