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4日早间消息,福特高管周二表示,未来几年内该公司将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福特表示,未来5年内将在全系车型中普及包括自动刹车在内的主动安全技术。这样的系统将推动真正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转向、刹车和油门系统的完全自动化,带来真正的自动驾驶体验。
目前,福特在无人驾驶技术的竞争中已经落后。此前,通用汽车、大众旗下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和特斯拉均宣布,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提供半自动驾驶系统。
福特本周二表示,已成立一支全球团队,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已在福特供职29年的资深人士兰迪·维辛塔纳(Randy Visintainer)将担任负责人。
福特此举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在该公司内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先进研发项目,而福特CEO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有意推动福特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福特全球产品开发主管拉什·奈尔(Raj Nair)表示:“未来5年内,我们计划在整个产品线中普及驾驶辅助技术,并继续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他表示,此举意味着向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再进一步。 他拒绝透露,这样的汽车将于何时面市。此前其他一些公司设定的时间表是2020年。
大部分工程开发工作将在福特位于硅谷帕洛阿尔托的研究及创新中心进行。福特这处中心刚刚成立不久,到今年底员工总数预计将达到125人。
近年来,全球十余家汽车厂商和元件供应商已经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主动安全和无人驾驶系统。目前,欧洲款福特蒙迪欧已经提供了自动刹车和行人探测系统。这一系统将于明年出现在福特在美国的一款车型中,并于2019年在全球大部分福特车型中普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