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为在京举办了题为“荣耀·GO勇敢”2015年度新品发布会,荣耀7也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荣耀品牌于2013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仅仅用一年的时间,销量就高达2000万部,而销售额更是从1亿美金陡增到近30亿美金,一年增长近30倍。荣耀总裁赵明表示,在过去的六个月中,荣耀的手机销量就达到了2000万部,六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而赵明在公布这组数字时,也显得信心十足。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华为手机以11.0%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第一名是小米,第二名是苹果。
华为带着荣耀一起杀进手机圈,兄弟携手并肩作战。余承东也来到现场,他表示,双品牌运作是很多厂商都在做的事儿,荣耀是华为旗下面向年轻人的移动互联网品牌,而华为品牌则继续走高端路线。
荣耀7无疑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它采用了全金属机身设计,5.2英寸JDI负向液晶屏,八核麒麟935处理器,64位Android 5.0系统,3GB RAM,2000万像素索尼IMX230传感器摄像头、蓝宝石镜面,高达600Wh/L高能量密度的3100mAh大电池等;同时,荣耀7的EMUI3.1+智慧全网通+智像3.0+智控3.0+智电3.0+“创新4G+”等应用体验,更是集合了华为及荣耀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除此之外,荣耀7还具有指关节截屏,带有柔光灯的800万像素前置相机;而指纹识别2.0则为业界首款无金属环按压式指纹识别方案,具有全球最快0.5秒解锁、一指支付、多手势随心触控等丰富功能。
除此之外,荣耀7还在手机左侧设计了“智灵”按键,深度整合了互联网资源与服务,首次实现了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生活上的突破性体验。如长按智灵键,即可进入语音控制,实现发微信、微博、叫车、拔打电话、发信息等,更能一键开启娱乐、出行、购物、地图等移动互联新生活;双击智灵键,用户即可进入情景智能中心,双击智灵键,用户即可进入情景智能中心。荣耀7通过与各种手机APP的深度合作,可帮助用户实时进行诸如主动提醒、行程助手,健康管理等。譬如它能够根据用户手机中的航班、高铁的短信信息,提前帮助呼叫出租车、规划行车路线、预定酒店等。荣耀在发布会上宣布,荣耀7将全面开放智灵接口,并启动1000万元的荣耀创新实验室基金,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围绕“智灵+指纹”开发更多关于移动智能生活的创新应用,给用户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喜。
据悉,荣耀7此次一共发布三个版本,标准版售价1999元,具有移动4G、电信4G两种网络制式可选择;双4G版售价2199元,同时支持移动、联通两种4G网络制式;全网通版售价2499元,支持移动、联通、电信三大4G网络制式,并具有高达64GB的存储空间;三种版本颜色有所区分,标准版和双4G版包含冰河银、典雅灰两种颜色,而全网通版则仅有荣耀金一种颜色。此外,全网通版本包装盒,可作为荣耀7电源底座进行充电,以及其他多种使用方法。7月1日10:08起,荣耀7所有版本均可在华为商城(http://mm.vmall.com/ry7.html?cid=60901)、京东(http://sale.jd.com/act/sSkr3XLTuM1.html)启动预约。7月7日10:08起,荣耀7将正式开售,仅面向限预约用户,非预约用户将无法购买。
不仅如此,华为还发布了荣耀手环zero以及荣耀小口哨蓝牙耳机,华为暂未公布两款产品的定价定价,荣耀手环zero将于8月发售。
赵明表示,荣耀的目标是飞向全球市场,要做务实前飞的一只互联网笨鸟,将荣耀极致的产品、中国创造的自信以及荣耀“勇敢做自己”的品牌理念,传递到全世界,在全球分享中国荣耀。据介绍,荣耀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在全球市场的投入力度,如加大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以及日本市场,并抓住印度、印尼、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进军拉美、中东等价值区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