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SaaS创业公司纷享销客今日完成D轮融资,金额1亿美元,由新投资机构联合前三轮投资机构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创投共同完成,这也是该公司一年之内第三次融资。
纷享销客此前C轮5000万美元融资完成于2014年12月23日,当时放出“连接企业一切”以及“工具+平台+生态”的豪言,现在,纷享销客希望把这个野心落实,做开放平台。
纷享销客CEO罗旭对开放平台的解释是,在做深做透销售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开放移动端能力、数据能力、应用能力。企业可以将自有的IT系统连接到纷享销客,在纷享销客的通用应用基础上,企业需求也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另外,纷享销客还将和垂直服务厂商深度合作。
慧聪网是首批与纷享销客进行合作的垂直服务提供商。慧聪网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运营数据在双方服务对接后,通过纷享销客的应用入口,在手机上移动化管理商铺。未来,慧聪网商家的网上线索与商机,也可以利用纷享销客的移动CRM动态掌控。
开放平台的其他合作项目也正在进行中,包括人力资源、电话中心、企业邮箱等多个行业和企业个性应用。
纷享销客还将开放网站ISV注册通道,拉动慧聪网、讯鸟科技、会小二、东方早报等企业级服务厂商和媒体代表,联合启动合作伙伴招募计划。
作为“连接企业一切”的一部分,纷享销客的最新产品纷享百川和微营销亮相。
纷享销客COO李全良介绍,中国约30%的中小企业建有分销商体系,绝大部分存在严重的沟通和管理问题。纷享百川通过不对称通讯方式,在移动端实现分销体系的实时沟通,各类通知、价格、文档、政策与案例等信息一对多实时送达,避免分销商之间信息互串,将之前两天的渠道沟通工作量压缩到半小时内完成。
微营销则是一款社会化营销工具,能够将公司背景、产品介绍、商业活动、招聘信息等内容,制作成为H5页面,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实时统计传播的交互数据和效果。
“每个员工都是企业最好的传播者,微营销的智能统计和激励机制将是企业营销推广的必备利器。”李全良说。
同时,纷享销客内部创业项目、专注于个人CRM应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客脉,也将于近期上线。
DCM资本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说:“企业云端的应用时机已经在我们眼前。”企业互联网市场近年来异军突起。相比国内,国外的企业级服务市场更成熟。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已有32家超过10亿美元市值的SaaS公司上市,其中Salesforce市值高达474亿美元。去年1月,美国企业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融资2.5亿美元,公司估值飙至100亿美元。今年4月,美国企业团队沟通应用Slack宣布获得1.6亿美元B轮投资,成立仅一年估值已高达28亿美元。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数据,林欣禾认为,中国未来的企业级服务必然将出现百亿级美元估值的新型公司,带动整个中国企业应用市场。
纷享销客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立分公司;员工从去年初的60人增加到1000人;企业注册用户超过11万家;销售收入从去年起持续保持每三个月翻一番,一年内销售收入实现近12倍增长。
据悉,2012年7月,纷享科技获IDG资本注资,并于年底成为微软创投云加速合作伙伴。2014年7月,纷享销客完成了由北极光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级的B轮融资。2014年12月,纷享销客获得C轮5000万美元融资,由DCM领投,此前投资过的IDG资本、北极光创投跟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