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曾指出,公司将在数据虚拟化、交互式艺术、人机交互以及心理学领域寻找虚拟现实设备的发展机会。而今日的表态则证明,微软也希望支持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
微软表示,公司将选出5项出自美国研究人员之手的提案,分别给予这5项方案各10万美元的资金,以及两套“HoloLens”开发套件。
微软研究院企业副总裁周以真(Jeannette Wing)在博客中写道:“我们希望研究人员能设想出使用HoloLens的新奇方式——从对学生们的交互式教学,到打造与现实混合的装置艺术,再到用全息图谱数据揭示新的关系......等等。”
微软的这种做法很有意思,但也没有令人感到特别意外。在过去数月中,微软已经展示了人们如何利用HoloLens设备玩游戏、设计三维物体、探索火星甚至用Skype沟通,但具体的应用也就仅限于此,因此微软寄望于学术界提出新的想法。相比之下,Facebook的Oculus等虚拟现实设备已经接近投产。
项目提交截至日期为太平洋时间9月5日晚11:3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