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最重要的技术元素,云计算成为很多企业用户通过IT技术提升业务的新驱动力。其中,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数据中心将增长近三倍,而云流量占总体数据中心流量将从54%提升到76%。这意味着数据中心性能需求的再次飞跃,也对新一代核心交换机提出了要求。
作为国内民族品牌的锐捷网络洞察到了数据中心流量这一极速增长的需求,8月21日正式推出“零背板”数据中心交换机RG-N18018-X。
据悉,新产品在100T平台上应用“零背板”技术,实现了大容量、高密度、低损耗、绿色节能等创新特性,在提供高性能、稳定服务的同时,可实现未来10年的网络平滑升级。此外,该产品采用CLOS直接正交零背板交换架构,整机最大支持172T的交换容量,完美匹配云数据中心业务复杂性与多样性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RG-N18018-X数据中心交换机融合多项创新特性于一身,其中闪光点便是“零背板”。
首先,这项技术突破能够解除背板对容量提升的限制,进而提供了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其次,锐捷在业界率先实现了100G端口无PHY芯片设计,成就了RG-N18018-X最高速率、最全端口的丰富组合,支持100G、50G、40G、25G、10G,可以兼容过去及未来10年内由于多次升级产生的各种高速端口。此外,纯前后风道、高强度机箱设计、五级精准导向、21U的高度、智能检测对接状态等全新架构设计,更助其成为了业界“容量/密度”最高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设备。
RG-N18018-X具备172T的超大带宽,是目前业界最大的交换容量平台。其单板支持36个100G接口,实现了单板3.6T的交换容量,整机最大提供576个100G端口、或2304个25G端口,超过同等尺寸设备接口密度的70%。另外,这款产品还在业内首次采用了显卡级大缓存GDDR5 SDRAM配置,单板性能高达24GB容量,最大支持512K虚拟机的核心交换机,比业界最强的交换机缓存提升了33%,能够更好地保障传输质量。
由于应用了零背板技术,RG-N18018-X交换机实现了直通风道散热设计,可以实现更低的风阻,让风流快速带走热量,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温度;其前面板采用30°内折弯设计,对比垂直面开孔率高达106%,有效提升进风量;机箱内采用对旋风扇设计,可同时满足风量和风压的需求,进一步降低风扇噪声。特别地,RG-N18018-X交换机还采用业界最高效率的钛金级别电源,使得供电转换效率高达96%;同时100G线卡采用无PHY芯片设计,能使单板功耗降低5.63%以上。
据锐捷表示,“零”代表的不是无,而是无穷的升级空间和无尽的革新力量。此次发布的RG-N18018-X隶属于“牛顿(Newton)”核心交换机系列,继承了Newton18000系列凭借其在云计算领域中IT资源快速响应、业务融合、SDN(软件定义网络)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而“零背板”创新设计的加入,无疑是助力了云数据中心扩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