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最重要的技术元素,云计算成为很多企业用户通过IT技术提升业务的新驱动力。其中,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数据中心将增长近三倍,而云流量占总体数据中心流量将从54%提升到76%。这意味着数据中心性能需求的再次飞跃,也对新一代核心交换机提出了要求。
作为国内民族品牌的锐捷网络洞察到了数据中心流量这一极速增长的需求,8月21日正式推出“零背板”数据中心交换机RG-N18018-X。
据悉,新产品在100T平台上应用“零背板”技术,实现了大容量、高密度、低损耗、绿色节能等创新特性,在提供高性能、稳定服务的同时,可实现未来10年的网络平滑升级。此外,该产品采用CLOS直接正交零背板交换架构,整机最大支持172T的交换容量,完美匹配云数据中心业务复杂性与多样性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RG-N18018-X数据中心交换机融合多项创新特性于一身,其中闪光点便是“零背板”。
首先,这项技术突破能够解除背板对容量提升的限制,进而提供了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其次,锐捷在业界率先实现了100G端口无PHY芯片设计,成就了RG-N18018-X最高速率、最全端口的丰富组合,支持100G、50G、40G、25G、10G,可以兼容过去及未来10年内由于多次升级产生的各种高速端口。此外,纯前后风道、高强度机箱设计、五级精准导向、21U的高度、智能检测对接状态等全新架构设计,更助其成为了业界“容量/密度”最高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设备。
RG-N18018-X具备172T的超大带宽,是目前业界最大的交换容量平台。其单板支持36个100G接口,实现了单板3.6T的交换容量,整机最大提供576个100G端口、或2304个25G端口,超过同等尺寸设备接口密度的70%。另外,这款产品还在业内首次采用了显卡级大缓存GDDR5 SDRAM配置,单板性能高达24GB容量,最大支持512K虚拟机的核心交换机,比业界最强的交换机缓存提升了33%,能够更好地保障传输质量。
由于应用了零背板技术,RG-N18018-X交换机实现了直通风道散热设计,可以实现更低的风阻,让风流快速带走热量,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温度;其前面板采用30°内折弯设计,对比垂直面开孔率高达106%,有效提升进风量;机箱内采用对旋风扇设计,可同时满足风量和风压的需求,进一步降低风扇噪声。特别地,RG-N18018-X交换机还采用业界最高效率的钛金级别电源,使得供电转换效率高达96%;同时100G线卡采用无PHY芯片设计,能使单板功耗降低5.63%以上。
据锐捷表示,“零”代表的不是无,而是无穷的升级空间和无尽的革新力量。此次发布的RG-N18018-X隶属于“牛顿(Newton)”核心交换机系列,继承了Newton18000系列凭借其在云计算领域中IT资源快速响应、业务融合、SDN(软件定义网络)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而“零背板”创新设计的加入,无疑是助力了云数据中心扩容。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