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月20日 北京消息:1月20日消息,滴滴出行、无界传媒主办的“知道-2016中国城市智能出行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在“互联网+”热潮下,智能出行如何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各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讨现实与未来,共话交通行业转型创新。
论坛上还首发了《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这是我国首份全面解读城市出行的报告。《报告》依据滴滴出行平台全量数据,通过智能出行情况反映民生现状,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及深度分析价值。
滴滴出行推动城市交通健康发展
随着滴滴出行等应用的普及,互联网与交通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交通行业正在重塑,人们的出行思维也发生了变化。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出行平台滴滴出行数据显示,2015年订单总量达14.3亿,相当于美国出租车年订单量8亿的近2倍。
基础设施、交通工具、运行信息等日趋互联网化,“互联网+交通”成为和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并肩的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来自部委、高校、企业等各界精英,为中国智慧交通行业的转型创新提供了前瞻理念、创新思路和发展建议。
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表示,作为一家大数据驱动公司,滴滴在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能使交通供给市场发生化学反应,精准匹配供需,推动城市交通健康发展,为市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他还说,滴滴“互联网+交通”发展指数体系以滴滴平台移动出行大数据为引擎,综合考量城市交通发展全貌,能协助政府探索出适合的智慧型城市解决方案。
无界传媒执行总裁欧阳洪亮认为,智能出行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出行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概率性事件,变成了“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的必然。城市智能出行的创新与开拓,让我们迎来了理性与温情结合的新时代。
分享经济是智能出行重要方式
《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该论坛上首次发布。该报告由滴滴出行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无界智库联合发布,覆盖全国重点城市,是我国首份全面解读城市出行的报告。
《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最大出行平台的滴滴出行去年完成14.3亿订单,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滴过一次车;累计行驶时间4.9亿小时,相当于昼夜不歇行驶56000年;累计行驶里程128亿公里,相当于环绕中国29万圈。
该报告对分享经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智能出行的重要方式,能有效解决高峰期的出行难题。滴滴平台数据显示,仅快车拼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每日就能为城市减少114万辆车出行,增加114万辆次的运输能力。
减少的这114万辆车的出行,相当于北京每天减少2.1%的车出行,或者广州每天减少1.6%的车出行。一年下来,这样能节省5.1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
顺风车是滴滴去年6月份推出的共享合乘产品,7月还上线了免单功能。一些车主也非常豪爽,不收钱免费“捎一脚”。从《报告》可知,2015年滴滴顺风车免单总量达47.5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有8万个“雷锋单”。
通过《报告》还能分析出人们的出行和路况、城市及重大事件的关系,如北京的白领超过6成7点以后才能下班,互联网公司里360加班比阿里还要狠,严重雾霾天里打车去医院人数显著增加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Midjourney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AI创意写作中的关键问题:如何让AI既能写出高质量内容,又能保持创作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偏差度"概念和开发DDPO、DORPO两种新训练方法,他们成功让AI学会从那些被传统方法忽视的优秀独特样本中汲取创意灵感,最终训练出的模型在保持顶级质量的同时,创作多样性接近人类水平,为AI创意写作开辟了新方向。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所高校开发出VisualPRM系统,这是首个专门用于多模态推理的过程奖励模型。该系统能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逐步检查AI的推理过程,显著提升了AI在视觉推理任务上的表现。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40万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专门的评估基准,实现了在七个推理基准上的全面性能提升,即使是最先进的大型模型也获得了5.9个百分点的改进。
上海AI实验室团队通过LEGO积木设计了创新评测基准LEGO-Puzzles,系统测试了20个先进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强AI模型准确率仅57.7%,远低于人类93.6%的表现,揭示了当前AI在三维空间理解和多步序列推理方面的重大不足,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字节跳动团队突破了AI图像生成领域的三大难题:身份识别不准确、文字理解偏差和图片质量不佳。他们开发的InfiniteYou技术采用创新的InfuseNet架构和多阶段训练策略,能够根据用户照片和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个性化图像。实验显示该技术在身份相似度、文本匹配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均超越现有最佳方案,并具备出色的兼容性,为个性化内容创作开辟了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