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顺风车今日披露了首次参与春运的运行成绩单。数据显示,在春运期间(1月24日至3月3日),滴滴跨城顺风车覆盖了31省,累计有190万人合乘出行,占到了铁路运力的千分之六,已成为国内春运的重要运力之一。
有分析指出,190万人次相当于在铁路既定运力的基础上,额外增开864列18节绿皮车或2658列8节动车组。如此庞大的人数也与在国内排在前十的、中等规模的部分航空公司在春运期间运送的旅客数量相当。这意味着,滴滴顺风车在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分流作用显著。
滴滴顺风车披露的数据显示,此次春运使用滴滴跨城顺风车的用户遍及31个省的332个城市。其中广东、四川和北京成为滴滴跨城顺风车使用排名前三的省市。而深圳、北京、成都成为使用频次最高的三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万人中有55.7万直接乘坐顺风车回到了交通不便的偏远村镇。搭乘滴滴顺风车实现了一站到家,免去了多次转车、换乘的麻烦。这也被视为顺风车相对其他交通工具的独特优势。
在整个春节期间,滴滴顺风车共运送了3.2万只宠物回家或者返程,解决了很多家庭不能带宠物回家过年的困扰。整个春运滴滴顺风车携带的小孩数量达到了4.2万,带大件行李的订单占比17.30%。另外共有5.4万名车主在到达后为乘客免单,体现出顺风车区别于其它出行方式的温暖有趣的一面。
数据显示,使用滴滴跨城顺风车在500公里以内出行的用户居多,滴滴跨城顺风车的平均合乘时间为231分钟,平均距离为179公里,平均花费为133元,最远出行距离是从三亚到沈阳的3577公里。
滴滴顺风车还披露了春运节前节后的五大热门路线。节前返乡五大热门路线包括:深圳——梅州、东莞——广州、北京——保定、深圳——广州、北京——张家口;节后返程五大热门线路包括:东莞——深圳、廊坊——北京、咸阳——西安、德阳——成都、广州——深圳。
此外数据显示,跨城顺风车车主中,男性占到92%,女性占8%。而在乘客方面,男乘客占到54%,女乘客占到了46%的比例。车主职业的前五分别是房地产、汽车机械、服务业、互联网、金融;乘客职业的前五名分别是互联网、服务业、房地产、金融类、文化传媒。
据介绍,滴滴跨城顺风车于2015年9月底上线,这种城际间的长距离合乘工具在上线之后就立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鉴于上线后的良好表现,滴滴顺风车在2015年底宣布加入2016年春运。
“对于城际出行来说,年内出行人数的波动幅度很大,无法全靠专业运力来满足。尤其是节假日出行需求爆发,甚至成为举国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我们认为利用共享经济的理念,灵活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满足民众出行需求是解决节假日出行难的必由之路,顺风车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表示。
对于滴滴顺风车首次加入春运,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在此前明确表态,对于春运期间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拼车回家”,交通部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而人民日报则发文指出,滴滴顺风车正在成为春运的重要运力补充。
滴滴顺风车是滴滴出行旗下的C2C互助性拼车平台,是国内最大的拼车平台。目前滴滴顺风车占到了中国拼车市场的69%的市场份额。滴滴顺风车已在343个城市上线顺风车服务,使用过的乘客超过1820万,日高峰订单已经达到223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