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近一年后,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与中国优步正悄然开启新一轮补贴战。滴滴昨日确认已推出最高5折的优惠活动,而中国优步则在近期上线最低7元的类似补贴。虽然目前移动出行市场的格局已日趋稳定,但是业界认为今年补贴式圈地仍将继续,不过形式将由单纯的价格补贴转变为价格+服务补贴。
昨日,滴滴方面确认旗下快车业务已推出“闪惠行动”,该行动首期已于上周五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陆续上线,首批将覆盖从一二线到三四线上百个城市。
“从3月4日开始,成都用户每天可享受3次6.6折优惠;上海用户则为全部出行7折;南京用户每单接单后立减7元;苏州用户在使用滴滴快车接单成功后,会自动获取一张6折的滴滴快车优惠券,每天最多可以获得3次”,滴滴方面详细介绍称,“大连和长春乘客一周有3次最低至6.6折和7折的出行机会;西安用户在当日使用滴滴快车首单完成支付后会同时获取5折和8折的滴滴快车优惠券;杭州用户每天7折限两单;宁波每日首单6折;嘉兴、绍兴、湖州、金华每日首单6.5折。此外,滴滴快车还在上百个三四线城市同时启动免起步价等优惠活动,优惠力度从6元至15元不等”。
巧合的是,移动出行排名第二的中国优步从3月初开始即悄然掀起补贴暗战。北京商报记者发现,3月1日,中国优步在北京地区低调上线“‘人民优步+’拼车出行低至5元,搭乘人民优步出行低至8元”的活动,并分别于3月4日和5日两次下调活动最低价格。根据中国优步发送的优惠短信,目前北京地区“搭乘‘人民优步+’拼车出行低至3.5元,人民优步出行低至7元”。
在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看来,从移动出行企业的订单占比数据来看,目前行业竞争仍然激烈,“可以说各家都丝毫不让”,张旭如是说,“今年的竞争势态很有可能会超过去年。”
事实上,这轮补贴战早在上个月业界就已有预见,上月底业界传言滴滴计划融资10亿美元,而在此消息之前,中国优步刚刚完成超10亿美元的B轮融资,资金补给到位后补贴战一触即发。对此,张旭认为,尽管滴滴融资传言当时未被证实,但引起了竞争对手的警觉,希望通过补贴获得更多的活跃用户,不过今年的补贴侧重与去年将有所不同。
“随着神州专车体量的增加,B2C模式的服务优势进一步凸显,这将带动整个行业对服务的关注,而通过长时间的沉淀,用户也逐渐从价格敏感型向性价比敏感型转变,这将改变去年纯粹的价格式补贴模式,倒逼玩家开始价格+服务型补贴模式”,张旭这样认为。不过他同时预测,此轮优惠活动并不是移动出行补贴战的重点,补贴将会贯穿今年全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