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即使考虑到电池的生产、回收和处理流程,电动汽车仍然比燃油汽车更加绿色环保。
忧思科学家联盟对日产Leaf和特斯拉Model S两款美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相似重量和尺寸的燃油汽车(例如福特福克斯和奥迪A8)的平均值进行对比。Leaf属于“中等尺寸,中等续航”电动车,内置24千瓦时电池;Model S属于“全尺寸、长续航”电动车,内置85千瓦时电池。
在谈及电动汽车的排放问题时,人们最常提到的两个污染源是锂电池的生产来源和电动汽车的电力来源。
该报告发现,生产锂电池的确会排放很多温室气体:“电池越大,续航里程就越长,但也会增加车身重量,并加大生产电池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因此,特斯拉虽然拥有265英里的长距离续航,但生产电池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更多。
好消息是,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弥补电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速度,超过燃油汽车弥补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速度。借助美国常规的电网作为充电来源,Leaf电动汽车只要行驶4,900英里(约合7900公里)即可弥补这些排放,而Model S需要行驶1.9万英里(约合3.1万公里)。与燃油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相比,这两种汽车大约都能将排放量减少50%左右。
提到电力来源,无论你居住在美国的什么地方,就算是当地的电网使用了燃煤发电,电动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低于一辆油耗平均值为29英里/加仑(约合12公里/升)的全新燃油汽车。但由于燃煤发电使用量在降低,所以在美国三分之二的地区,驾驶电动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低于油耗为50英里/加仑(约合21公里/升)的燃油汽车。
所以即便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且有可能每晚都要使用煤炭来充电,但现代化电动汽车仍然比多数燃油汽车更加环保。电动汽车仍然没有走入大众市场,毕竟它在山地和低温路况下表现不佳,但如果你希望多一个购买的电动汽车的理由,那么这份报告或许正是你想要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
谷歌DeepMind发布突破性AI规划技术,让机器人学会像人类一样进行"情境学习"规划。该技术通过Transformer架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问题的能力,在迷宫导航、机器人控制等测试中表现优异,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标志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重要一步。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ZARA系统,这是首个零样本运动识别框架,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识别全新的人类活动。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构建的知识库、多传感器检索机制和分层智能体推理,不仅实现了比现有最强基线高2.53倍的识别准确率,还提供清晰的自然语言解释,为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护等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