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次。”
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 罗金鹏
4月20日, UBDC全域大数据峰会·2016上,阿里巴巴公共数据平台负责人罗金鹏首次对外披露了在阿里中台战略下,如何推动数据中台落地的个中细节。
据悉,中台战略是阿里巴巴于2015年底首次提出。作为阿里中台战略的核心之一——数据中台旨在对内提供数据基础建设和统一的数据服务,对外提供服务商家的数据产品。
OneData是阿里数据中台的核心,罗金鹏介绍,OneData体系建立的集团数据公共层,从设计、开发、部署和使用上保障了数据口径的规范和统一,实现数据资产全链路管理,提供标准数据输出。
统一数据标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譬如,针对UV这一相同的指标,在统一之前阿里内部竟然有10多种数据定义。据介绍,OneData数据公共层总共对30000多个数据指标进行了口径的规范和统一,梳理后缩减为3000余个。
尽管工程浩大,但是此举却为阿里带来了显著的收效。借助于OneData平台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在2015年双11当天,淘宝搜索排序中引入实时数据影响因子,实现增收数十亿元,罗金鹏表示。
在DT时代,数据暴增对存储计算成本带来很大的挑战。据罗金鹏介绍在没有建设统一的数据公共层时,阿里内部服务器需求量会在5年之后达到现在的100倍之多。而经过数据公共层的统一建设,5年后的服务器需求量相对会节约90%。
此外,阿里基于数据中台孵化了一个内部名叫“GProfile”全域用户档案的标签服务。“GProfile”根据用户行为,打上不同的标签,再推荐与买家消费能力和喜好匹配的商品。基于此每个用户在手机淘宝上搜索“连衣裙”,每个人看到的搜索结果都是不一样。
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背后的数据基础就是“GProfile”。据罗金鹏的介绍,目前标签有300多种,如此多的标签,都是为了更精准地定位用户,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精准营销。
除对内挖掘数据的价值,用技术驱动和创新内部的业务,阿里数据同时也将数据能力通过产品对外服务。而这一产品即是“生意参谋”,为商家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服务,帮助商家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商业决策。
罗金鹏告诉记者,生意参谋可以用数据化来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整体链路中,包括了,品类管理数据化、营销数据化、品牌数据化以及服务数据化。
据悉到目前为止,生意参谋已经为千万商家服务,月成交额30万元以上的商家中,逾90%在使用生意参谋;月成交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商家中,逾90%每月登录生意参谋天次达20次以上。
在DT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商业发展的新能源,而数据中台的建设成为新能源能否在阿里巴巴生态中发挥价值的关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