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与国内领先的PDB投放平台ReachMax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基于移动端灵活多样的大数据营销场景,提供更加完善的移动视频PDB程序化投放服务。

品牌广告主飞速增长的诉求
随着PDB程序化购买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主接受,DMP为投放中决策每一个曝光请求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品牌对数据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也随之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数据维度层面,广告主不再停留在性别、年龄这些人口维度,更乐于在此基础上尝试带有人群、行为、终端特性等标签的数据,更清晰地触达目标消费者。
TalkingData的数据优势
TalkingData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覆盖超过30亿的海量移动终端,相较于其他服务商,会更专注于数据的挖掘和算法等技术能力上。同时,结合移动数据本身更贴近用户、数据有效期更久,数据维度更丰富的特点,TalkingData的标签体系也更加丰富多元,拥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实效性。完成了与不同行业对移动数据使用的最佳实践。在与ReachMax的合作中,TalkingData在兰蔻某新款护肤品上市推广活动中应用手机设备价位超过4K的25-45 年龄段女性标签,通过这种数据应用方式帮助客户抓住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目标女性。
ReachMax以中立的身份开放合作,保证对接数据资产与隐私
在对接合作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往往是数据方最大的担忧,ReachMax作为PDB投放平台,是连接数据与流量的枢纽。以中立的业务身份,开放符合行业标准的API接口对接数据供应方;在广协制定的加密标准下联通流量与数据,只做数据ID层面的打通,不做数据标签的售卖,保证对接的数据资产与隐私安全不外泄;在实现数据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广告主使用大数据的门槛。在与TalkingData的合作中,ReachMax不获取数据标签,而是可以直接利用标签组合而成的“人群”,通过TalkingData提供的前置机对接解决方案,安全高效的查询DMP,指导广告投放。
目前移动端视频PDB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投放预算向移动端转移,有些投放占比甚至超过五成,对移动数据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TalkingData此次与ReachMax在移动视频PDB程序化投放服务领域的合作,不仅是对移动端数字化营销的一次有效诠释,同时也是TalkingData在业务拓展领域针对数字广告合作的首次体系化数据标签输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大数据影响力在人类生活中的不断渗透,TalkingData还将与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展开更多的探索实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