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T科技资讯网 6月29日 北京消息(文/齐丰润): 随着科技的加速创新,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变革,教育领域自然也成为了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方向,同时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近日,“2016年高校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召开。
会上,新华三集团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共同推进产学研协作,重点在高校云计算实验平台应用实践与示范推广、标准规范研究、云计算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及高校云计算的全面发展。
发布会后,华三通信教育系统部总监徐继恒、天津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刘峰、天津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孟少卿接受了媒体访问,针对此次的战略合作,以及未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上的前景和措施。
此次与新华三集团合作是天津大学在信息化建设上的重要一步,也是打造智慧校园的重要着力点,据刘峰介绍,“天津大学网络中心于1995年成立,是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一起成立的第一批网络中心,目的在于探索网络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这个中心的工作性质在不断的转化和变化。特别是IT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现在我们提出的四个理念: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智慧校园的提出,让我们在我们新校区的建设当中,就完全按照智慧学校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会上,华三通信发布了业界首款高校机房虚拟化智能解决方案---校园云学苑解决方案,为高校实现大量机房终端集中、简单、智能的管理运维带来更为先进的手段。该方案具有智能排课、调课、辅助教学等功能;其有独特的混合云计算技术,整合了终端计算资源和后端服务器计算资源,可实现高清视频图像效果。相比于传统机房,部署云学苑解决方案后可大大降低综合成本和云运维管理复杂度,分钟级初始化一个机房。
据悉,华三通信一直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未来,积极投入教育行业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华三通信还和40余家教育应用合作伙伴、16家教育投资合作伙伴、9家教育运营合作伙伴携手,成立了新IT智慧产业联盟,为教育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新IT解决方案。
而对于与高校的合作方面,徐继恒也做出来了相应的阐述:“新华三集团有51%的股份是属于清华控股的紫光集团,同时,华三通信公司从03年成立至今,教育行业是起家行业,从一开始,教育就一直是杭州华三通信的主力行业。所以基于这两个背景来说,新华三校企合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清华为首的一批高校的科研转化和前沿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科研转化环节,企业的发展基础会比高校好。就是怎么样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实现产品化,将企业本身产品转化优势服务于教育行业,这个是我们校企合作最重要的目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认证培训会根据现有的情况把最新的技术加进来。我们现在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人家五到十年以前的东西。现在很多国外的很多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也是这样,不适合中国国情。新华三是自主开发,而且新华三现有的在网设备数量,在国内是所有的厂商里面排名第一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整个新华三的网络学院计划或者是网络的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含金量是最高的,同时根据调查,新华三的认证培训证书就业率和薪水是最高的。”徐继恒在谈及新华三人才培养时说道。
对于新华三与天津大学的战略合作可以说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新华三来说,持续推动中国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才是新华三未来的战略目标,人才培养以及教育强国是需要企业与教育行业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的,因此这样的合作确实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推进下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