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出台专车新政的同时,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一并公布,文件明确鼓励顺风车发展。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同时指出,鼓励市民私人小客车合乘。
《指导意见》针对顺风车有明确的表述,指出为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并制定相应规定,明确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合乘服务提供者及合乘者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此,滴滴方面表示,《指导意见》的下发是对滴滴顺风车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鼓励。滴滴一直以来都是分享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并对分享经济理念下生长的网络拼车的广阔未来充满期待。
《指导意见》对顺风车和巡游车、网约专车进行了区别,指出顺风车与二者有本质区别。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目前有数千万人成为了顺风车用户。滴滴顺风车在降低碳减排、提高城市运能、丰富出行体验、促进行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均得到了各方的认可。我们坚信,在政府部门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之下,顺风车这一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中发挥更大的效能。”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分享经济和绿色经济代表的滴滴顺风车已多次受到政府的明确鼓励。
早在2014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就出台了《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北京成为首个鼓励市民采取合乘方式出行的城市。
2016年1月21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明确表态,对于春运期间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拼车回家”,交通部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3月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大力推动企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部部长杨传堂也表态鼓励合乘顺风车等分享模式的发展。他指出,顺风车、拼车是体现了分享经济的一种出行方式,有利于提高交通资源利用,并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滴滴顺风车自2015年6月1日上线以来,成立尚不足一年,但这一C2C互助拼车平台在节能环保、减少拥堵、城市交友等多个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正效应。
拿环保效应举例,截至2016年5月31日,滴滴顺风车共运送近2亿人次出行,累计行驶29.96亿公里,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9.08万吨、减排PM2.5颗粒物95.18吨、节能15.07万吨标准煤。其中,仅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793公顷、亦即5个香山公园面积的森林一年吸收的质量。
滴滴顺风车是滴滴出行旗下的互助性C2C拼车平台,第三方研究机构Trustdata的报告显示,滴滴顺风车市场占比高达76.8%。目前,滴滴顺风车覆盖城市为343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