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科技公司日前发布了2016年7月1日结束的2016财年及其第四财季的财务报告。公司第四财季收入为27亿美元,毛利率24.9%,净利润7000万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23美元。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不包含某些项目的影响,希捷的毛利率为25.8%,净利润2.07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69美元。
第四财季中,希捷营业现金流为2.69亿美元,支付现金股息1.88亿美元。
2016年7月1日结束的2016财年,公司收入为112亿美元,毛利率23.4%,净利润2.48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82美元。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希捷的毛利率为24.6%,净利润6.84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2.26美元。
2016财年,希捷营业现金流约为17亿美元,支付现金股息7.27亿美元。截止本财年末,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定用途现金和短期投资的资金总额约为11亿美元,公司发行了2.99亿股普通股。
希捷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teve Luczo表示:“存储行业正在不断进行技术转型,对于我们运营业绩的回升以及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我感到非常高兴。目前,新兴技术以及云基础设施的布局产生了庞大的数据,并且对高容量存储的需求急剧提升,由此我相信我们会实现长远的稳定发展和引人瞩目的业绩。希捷拥有业界领先的存储技术、产品、技术规划以及卓越的运营,为我们长期的成功并实现股东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季度现金股息
董事会批准的季度现金股息为每股0.63美元,并将于2016年10月5日支付给2016年9月21日交易收盘时登记的所有股东。未来的季度股息支付将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希捷的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可用现金、现金流、资本需求以及其它董事会认定的相关因素决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