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1月15日 北京消息:“交通工具未来十年会发生巨大变化。”昨日,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的“未来交通,出行的革命”论坛上发表了这一观点。在张博看来,“未来十年,汽油会变成电,乘客会从拥有交通工具变成共享。”
图注: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在未来论坛现场
交通工具将发生的改变只是未来交通创新与迭代的一部分,张博认为未来交通的变化有三层,“最下面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红绿灯和道路规划有很多效率提升空间,滴滴希望和政府交通部门一起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来提升道路网络的利用率;中间层是交通工具,未来十年会发生很大变化,汽油会变成电;最上面是出行乘客和交通工具的关系,会从拥有交通工具变成共享。一组数据显示,北京有500万辆私家车,3000万人口,平均两到三个家庭有一辆车,中国的道路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更多的车辆,而美国一个家庭有一到两辆车,随着北京市民对出行品质要求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公交或地铁,那么唯一能解决的方法是共享车,而不是增加车。”
普遍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未来交通创新的革命性技术。滴滴一直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滴滴拥有最多的出行大数据,当前滴滴每天峰值订单量超过2000万,每日定位轨迹数据达到70TB,每日数据处理达到2000TB,覆盖交通路况、司机驾驶行为及车辆数据等多个维度。更为重要的是,滴滴拥有世界一流的算法技术,帮助实现准确的供需预测,蜂窝动态调价,智能派单、路径规划、智能拼车以及矩阵式服务分体系。
此外,滴滴正在打造的智慧交通云可以利用智能调度优势帮助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智慧交通云的价值还将体现在帮助城市进行路网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交通云未来还可协助设计智能交通管控方案,提高道路利用率,比如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随着未来政企数据实现对接,滴滴智慧交通云将对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产生重要价值。
参与本次论坛的其他嘉宾有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克强;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 Ltd.首席运营官戴雷;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Horizon Robotic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徐成光以及格灵深瞳创始人、董事长赵勇。
2017年1月14-15日,未来论坛2017年会暨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全球各界共百位领袖献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盛宴。他们中有诺贝尔奖、图灵奖及富兰克林奖等重大科学奖项获得者,也有最前沿的科技产业精英,更不乏叱咤风云的投资界巨擘。未来论坛2017年会以“预言,更进一步”为主题,开启新一轮对人类共同命运及未来的预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的xVerify系统,专门解决复杂AI推理模型的评估难题。该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包含多步推理过程的AI输出,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均超越现有方法,为AI评估领域提供了重要突破。
昆仑公司Skywork AI团队开发的Skywork R1V模型,成功将文本推理能力扩展到视觉领域。该模型仅用380亿参数就实现了与大型闭源模型相媲美的多模态推理性能,在MMMU测试中达到69.0分,在MathVista获得67.5分,同时保持了优秀的文本推理能力。研究团队采用高效的多模态迁移、混合优化框架和自适应推理链蒸馏三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视觉理解与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并将所有代码和权重完全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