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5月17日 国际报道:科技行业表示,MP3格式许可程序的失效并不意味着这种格式目前已经被废弃。
行业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IS)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开发MP3格式,该机构最近表示,它已经在2016年4月23日终止了“对某些MP3相关专利和软件的许可程序”。
虽然有几个网站猜测,这可能意味着MP3格式已经消亡,然而该行业对此的态度却乐观得多。
在线CD分离服务Murfie的运营总监纳特·索(Nate Suo)表示,他预计MP3格式许可的终止对其公司业务不会有任何影响。
索表示:“我们将继续使用MP3格式,正如过去我们一直在用它一样,因为许可证的失效并不会直接影响其使用,也不会影响用户将其他格式转换成MP3格式的能力。”
与此同时,Mac Observer的杰夫·盖米特(Jeff Gamet)认为,MP3格式现在效仿的是GIF的历程。他表示,10多年前,GIF的专利也失效了,但是这种格式目前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普遍。不过,MP3是否能像GIF一样,夺回其在21世纪早期的辉煌时光?
Fraunhofer机构表示,虽然MP3格式“在消费者群体中仍然非常受欢迎”,但其他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能够提供更好的效率和功能,包括该公司也在致力于的MPEG-H格式。
虽然作为一种下载格式,MP3格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提到流媒体时,它就并不像常见了。相反,Spotify、Apple Music和Tidal等服务采用的都是并不知名的格式,它们分别是OGG格式、AAC格式和FLAC格式。
索表示:“无论如何,我们主要是为我们的会员提供无损流媒体和下载服务,所以我们处理的更多是无损编解码器。”
2016年,流媒体服务和黑胶唱片的销量首次超过了数字下载量,这表明该产业正在向前发展。
那么,许可的终止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如果你曾经从一张CD上拷贝了一份MP3格式音乐,或是从网上商店中购买了这一产品,那么这家公司需要为Fraunhofer/Technicolor(特艺集团)支付相应的专利使用费。如今,这些唱片公司都不需要为此支付专利使用费了,但是用户的MP3格式文件还会继续如常工作。
Fraunhofer机构代表并未立即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