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5月21日 北京消息:滴滴出行今天宣布和同济大学成立“同济-滴滴智慧出行联合实验室”,在智慧出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行业交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该实验室将以“产学研用”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工作,包括:重点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热点课题展开研究,邀请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针对智慧出行领域的前沿技术、行业动态、热点话题、公共政策等展开行业交流,举办系列讲座、高峰论坛等。同时,滴滴还将支持同济大学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众研计划”,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滴滴出行和同济大学还将借助硕博联合培养、博士后流动站计划等项目,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创新科技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同济大学拥有国内领先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平台与诸多前瞻性的交通大数据研究成果,曾先后承担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并取得了诸多标志性科研成果,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建设、重大交通设施、智能交通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表示,滴滴志在成为智慧交通技术的领导者,基于海量数据、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实力,当前滴滴正积极携手城市管理者共建智慧交通体系,全面解决交通问题,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服务,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同济大学在智慧出行领域拥有强大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双方携手将能提速智慧交通领域的科研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助推中国智慧交通行业走在世界前列。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富明指出,同济大学正积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携手优质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滴滴在大数据与技术方面的积累已经全球领先,此次与滴滴共建智慧出行联合实验室,也开创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联合实验室将能持续技术突破,培养更多顶尖人才,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正在通过政企合作、产学研联动,赋能交通治理。据滴滴出行副总裁张贝介绍,滴滴已经和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交通战略合作,智慧诱导屏、智慧公交、智慧代驾热力图、“互联网+信号灯”等滴滴智慧交通项目已经在济南、贵阳、深圳等城市落地并取得积极成效。以济南为例,滴滴“智慧信号灯”就让经十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误时间均下降了超过1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产生幻觉的根本原因:AI就像面临难题的学生,宁愿猜测也不愿承认无知。研究发现,即使训练数据完全正确,统计学原理也会导致AI产生错误信息。更重要的是,现有评估体系惩罚不确定性表达,鼓励AI进行猜测。研究提出了显式置信度目标等解决方案,通过改革评估标准让AI学会诚实地说"不知道",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指明方向。
字节跳动AI实验室提出"逆向工程推理"新范式,通过从优质作品反推思考过程的方式训练AI进行创意写作。该方法创建了包含2万个思考轨迹的DeepWriting-20K数据集,训练的DeepWriter-8B模型在多项写作评测中媲美GPT-4o等顶级商业模型,为AI在开放性创意任务上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ByteDance Seed团队开发的UI-TARS-2是一个革命性的AI助手,能够通过观看屏幕并用鼠标键盘操作电脑,就像人类一样完成各种任务和游戏。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数据飞轮"训练方法,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游戏水平达到人类的60%左右,在某些电脑操作测试中甚至超越了知名AI产品,展现了AI从对话工具向真正智能助手演进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