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行者 11月8日 北京消息:今天,阿里巴巴集团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以云计算为基础设施、物联网为城市神经网络,城市大脑为人工智能中枢的未来智能城市。这也是雄安新区在十九大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一家企业。
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宣布,三家子公司已在雄安完成注册,分别为阿里巴巴雄安技术有限公司、蚂蚁金服雄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和菜鸟雄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签约仪式于8日上午举行,河北省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等共同见证了协议的签署。
马云在现场表示:阿里巴巴的出发点不是到雄安做生意,而是拿出最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资源,将雄安新区打造成未来城市的标杆和中国样本。
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全面合作,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座“在线”的城市。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层面,该项合作将结合数据思想和阿里巴巴计算能力,推进“数字雄安”项目建设,为未来智能城市、科技金融创新等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推动医疗、交通、安全、能源、环保等民生社会治理领域创新服务。
物联网技术将让雄安新区的城市部件和活动实时在线,构建交通、能源、供水等民生基础设施的“神经网络”。通过完善的城市立体感知网络,实现对雄安全面感知,助力智能生活、自动驾驶、城市运营等数字产业孵化落地。
“城市大脑”将成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该项合作将推进雄安“城市大脑”建设,通过把把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民生基础设施的“神经网络”,连通到ET城市大脑,让城市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好互动。
从规划阶段就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雄安新区开创了城市建设新模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居住密度、娱乐设施、路政资源、商业医疗教育等城市资源将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城市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目前,ET城市大脑已经在杭州等多个城市落地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减缓交通拥堵,让城市消耗更少的水、电、煤,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以杭州为例,ET城市大脑不但提升了城市道路的车辆通行速度,实现信号灯配时的无人调控,更创新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为120救护车开通一路绿灯的生命线,平均路程用时缩短一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