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行者 11月15日 北京消息: 2017年11月14日, Makeblock在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上发布了普及型编程机器人“程小奔”(Codey Rocky),以及全新的编程软件mBlock 5,致力于让孩子们掌握人工智能(以下称AI)时代的编程技能。
拥抱AI时代的机器人
在去年的GET教育科技大会上,Makeblock曾发布了可编程模块化无人机Airblock,让“少儿编程 ”概念迅速成为展会的一大焦点。为了推进编程教育的更大普及,今年Makeblock又发布了这款软硬件结合、价格更亲民的可编程机器人“程小奔”。同时推出全新的基于 Scratch 3.0 开发的mBlock 5编程软件, 可以将积木式编程实时转换到代码编程,更是将STEAM教育模式推进到了AI时代。
上图的萌物就是Makeblock最新发布的可编程教育机器人“程小奔”,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可独立使用的主控板“小程”和它的座驾“小奔”。
11月14日下午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刚刚亮相,这个充满未来设计风格的机器人就吸引了全场眼球。在现场演示环节当中,“程小奔”可以通过编程设定实现不同路径的移动、各种表情的切换和音乐演奏;同时,“程小奔”还可以通过物联网功能将家居变得智能化。
Makeblock创始人&CEO王建军表示:少儿编程作为STEAM教育中的典型学科,也是国家对未来AI人才培养的基本技能。在美国,计算机编程已经成为继阅读、写作、算术这三项基本能力外孩子需要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作为全球STEAM教育解决方案的领导者,Makeblock开发的“程小奔”将软件和硬件完美结合。单纯电脑编程不容易让孩子保持兴趣度,但将编程与硬件结合后,孩子能将想象力变成现实,从而不断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及开发能力。Makeblock希望帮助孩子掌握足够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娱乐,启发孩子对万物互联时代的感知,并且初步掌握AI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
王建军说:”Makeblock的STEAM教育综合解决方案在全球140个国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我们希望将这些成功经验在国内进行推广,推动STEAM教育的蓬勃发展。”
王建军同时在发布会上宣布,“程小奔”于当天正式在京东众筹平台上线。这款机器人“程小奔”的众筹价是499元,可单独使用的主控板“小程”众筹价为299元。
在本届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上,Makeblock还举办了刚在本月荣获2018年CES创新大奖的Makeblock Neuron神经元电子积木产品”智造家”套件体验工作坊。
“程小奔”——小身材 大智慧
“程小奔”是一款适合六岁以上儿童操作的全球首款普及型编程机器人,通过编程后可以支持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AI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展现出来的实际效果,将AI技术的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功能联系起来,让孩子可以更生动地掌握AI技术的逻辑和原理。
"小程"内置丰富的可编程电子模块,功能强大的小程可支持实现在线编程、无线连接、红外通讯控制等功能,轻松实现智能家居小管家。而"小奔"内置颜色红外传感器,其中集成了颜色传感器、灰度传感器、IR近距传感器等多功能的传感器。搭载上“小奔”之后,程小奔可以分别实现颜色检测、躲避障碍物、巡线等多种好玩且实用的黑科技。同时兼容乐高、IO扩展,可连接Makeblock神经元电子积木,帮助用户实现更多的奇思妙想。
同“程小奔”一起亮相的功能全面升级的mBlock 5,它就是“程小奔”的大脑“主人”。mBlock 5是一款可免费下载使用的积木式编程软件,基于MIT开源软件Scratch3.0开发,是一款十分有趣且简单易用的的编程软件。这款软件的最大特点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将复杂的指令代码变成一个个图形化的积木块,孩子可以通过像搭积木一样的编程方式,来定制“程小奔”的动作和表情,操作非常简单。孩子可以让看似抽象的代码变成可看、可操控的游戏,以娱乐的方式了解和学习编程
全新mBlock 5不仅支持积木式编程,还可以一键切换到Python等代码语言编程,让孩子轻松完成入门到进阶的学习。Python已经成为AI时代最流行,使用率最高的编程语言之一,是进阶学习的首选。
另外mBlock 5未来将支持更多的软、硬件产品,除了Makeblock 和Arduino 的硬件产品,还支持micro:bit 等其他品牌,拥抱更多教育产品。强大的扩展中心也为创作提供无限可能性,mBlock 5 的上一代mBlock 3 试运行扩展中心已有多位开发者开发了近百个扩展程序。
mBlock 5 支持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 AI 技术,还可以实现各种 IoT 的应用,让AI 和 IoT 等创新技术更普及。
未来,mBlock 5 可以在MacOS、Windows、ChromeOS、Linux、iOS 实现多平台作品操作和分享,满足多种多种教育场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
中国电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的xVerify系统,专门解决复杂AI推理模型的评估难题。该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包含多步推理过程的AI输出,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均超越现有方法,为AI评估领域提供了重要突破。
昆仑公司Skywork AI团队开发的Skywork R1V模型,成功将文本推理能力扩展到视觉领域。该模型仅用380亿参数就实现了与大型闭源模型相媲美的多模态推理性能,在MMMU测试中达到69.0分,在MathVista获得67.5分,同时保持了优秀的文本推理能力。研究团队采用高效的多模态迁移、混合优化框架和自适应推理链蒸馏三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视觉理解与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并将所有代码和权重完全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