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产品逻辑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产品逻辑

2017-12-15 15:18
分享至:
----..---.-...-/--...-.-......./-...-....-..--../-............-.- ----..---.-...-/--...-.-......./-...-....-..--../-............-.- ----..---.-...-/--...-.-......./-...-....-..--../-............-.- ----..---.-...-/--...-.-......./-...-....-..--../-............-.-
2017-12-15 15:18 高玉娴

CNET科技行者 12月15日 北京消息(文/高玉娴):前段时间,存在感满满的“乌镇饭局”缺了荣耀手机,原来赵明是去英国“摔手机”了。

相信两个月前,荣耀第一款“全面屏”畅玩7X发布上,总裁赵明当场怒“摔手机”的画面还记忆犹新。为了验证荣耀全面屏在扩大屏幕面积后,并没有向坚固性妥协,赵明只好以身示范。

当然,荣耀手机噱头绝不止“全面屏”。赵明认为,其只是智能手机形态的变化,真正将为产业带来划时代意义“基因突变”的是,人工智能。

荣耀做到了。一切就在半个月前,荣耀V10发布。毫无意外,它是一款全面屏手机,并在底层还首次采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从芯片、算法到软件,每一个层面,都有AI。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逻辑

几乎没人再质疑荣耀做AI的决心了,就在近日荣耀和极客合作举办的公开课上,赵明表示,他将AI看作一个“人脑协处理器”,未来的AI手机能够在各个领域缩短普通人和专家之间的距离。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逻辑

一同参与讨论的还有:华为芯片和硬件的产品和技术规划负责人、华为Fellow艾伟,北大终身教授林作铨,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以“AI手机元年下的变革与思考”为主题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以下是文字实录,我们做了不改变原意的要点整理:

缺席“乌镇饭局”的赵明,原来去英国发手机了

荣耀在伦敦,面向全球发布荣耀V10和荣耀7X这两款产品。赵明说,在整个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还有俄罗斯、中东的区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这也是行业内第一款面向全球的AI手机,代表未来手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但这并非是第一次在AI上的尝试,早在5年前,荣耀就开始了AI领域探索。

早在5年前,荣耀就开始探索AI手机

从2012年华为建立“2012实验室”开始,荣耀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2016年底荣耀发布全球首款AI手机荣耀Magic,从此开启了AI手机的新纪元,随后人脸识别、语音助手等AI应用也逐步流行。

荣耀如何看待AI,其实是一个“人脑协处理器”

在公开课上,荣耀总裁赵明阐释了荣耀为什么坚持做AI,并畅想了荣耀所理解的AI手机的未来:“原来我们定义智能手机的时候,大家都会把它比喻成一种人的器官延伸,比如说触觉、视觉、听觉的延伸,但是实际上荣耀在看待AI的时候,会把它看作一个人脑的协处理器。”

赵明认为,AI可以“观察”你,并记录你的生活。举个例子,作为身边最靠谱的伙伴,很多人早已习惯通过手机点餐、买单,打通这些数据并分析,它会了解你的口味、习惯,从“感知”到“认知”,类似大脑的延伸。

为什么说AI手机具有划时代意义?

从被动工具变为主动外脑、私人助理、伙伴。赵明认为,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人机关系的转变

“AI在手机上的应用是继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其它的事情都属于迭代式的升级,而AI在手机上的应用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具有AI的手机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生活。”

“我看过很多关于AI的文章和讨论,我认为未来AI在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被严重低估了。未来真正的AI手机,应该能够在各个领域缩短我们跟专家的差距,或者是跟专业人士之间的差距。”

荣耀手机AI,发展到哪一步了?

艾伟认为:荣耀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点,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的强劲动力,在AI手机的发展上至少领先行业半年以上。并且,AI将是界定智能手机Smart与intelligent的真正区别。

去年发布的荣耀Magic手机是全球首台具备AI能力的手机,用的芯片是麒麟950。荣耀Magic手机有感知力:拿起手机,眼睛看它的一瞬间,它便自动亮屏;放下手机的一刻,自动熄屏;Face Code功能,可主动进行快速人脸识别,当有新消息时,只有主人能在锁屏状态下看到消息详情,对于他人则隐藏消息,荣耀Magic实现了系统AI化。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逻辑

而荣耀V10,则是芯片级AI,其搭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内置了全新独立的NPU神经元网络单元,并采用了业界最先进的工艺,内置 4 个用于处理重负载任务的 Cortex A73 核心,4 个 Cortex A53 核心,GPU 则为全新一代具有 12 个核心的 Mali-G72 MP12,所有参数都达到了旗舰产品的级别。在通信方面,麒麟970支持全球最高的通信规格 LTE Cat.18/Cat.13,实现了业界最高的 1.2Gbps 峰值下载速率。

软件层面,荣耀V10的AI拍照能力可以自动识别出13种场景,系统会匹配专业摄影师拍摄这种场景时的参数,这就是AI识别和运算能力的体现。这种AI能力已经全面应用在拍照、充电、通话降噪、游戏及智能助手等应用上,为用户提供了类似“私人助理”般的贴心服务。

赵明表示,荣耀手机上的AI逻辑,是通过整个人工智能的体系,把所有App之间的孤岛打破,将数据整个拉通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人们思考的逻辑。

AI手机最大的难点,正是各应用之间的数据壁垒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细节,随之而来的则是安装在手机系统中的各种应用APP,用户最常使用的APP数量虽然有限,但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数据共享却很不理想。

手机AI化关键一步,就是让各种各样的应用之间,数据要打通,逻辑也要打通,形成一个完整链条的体验。

在谈及AI核心能力开放的问题上,赵明表示AI的包容度、开放度都非常大,任何应用都可以基于AI手机硬件开发AI应用。目前华为的AI平台可以实现三层AI能力开放:最底层的芯片能力、中间层的终端能力以及最上层的云服务平台能力。

赵明表示: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所有的手机品牌,都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都要把自己的能力贡献出来,如果说都是划地为牢的话,我的东西你不能碰,我也不开放给你,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AI手机出现后,商业模式将有哪些变化?

未来随着数据打通后,各种场景的边界会变模糊,从而形成一些新的商业机会。

赵明表示:“其实这样会让每个行业更聚焦于自己服务质量的竞争,未来这些场景和使用习惯的分析、判断和推荐,都会由人工智能来给你最精确的建议,大家会聚焦在这个行业的业务本质,你就必须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

艾伟认为,AI的商业模式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创新的增量,这是未来的机会;第二是当前的存量,就如同正在收割的庄稼地。“目前没有哪个芯片厂家说它们不支持AI,但是真正能把AI跑起来,而且能够提供一定存量的,目前来看华为/荣耀这个平台是相对好的。如果你选择基于AI做创新,就要算一下在哪个手机平台上更能快速增长,这就是所谓的看谁起步快,这不是拼概念。”

林作铨认为,第一代智能手机区别于传统的功能手机,主要的成功其实还是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交互上。AI经历了很多年的迭代过程,通过AI能否产生下一代革命性的产品,这是最关键的,这也是新一代手机厂商的机会。

干货 | 从这七个问题,看荣耀AI手机的逻辑

后记

放眼AI在智能手机的应用,赵明认为还处于“婴儿期”。关于AI手机探索,并不能单打独斗,产业需要开放,贡献自己的能力,但矛盾点在行业对数据的理解。事实上,一年前荣耀Magic就是一款验证品,不成熟但荣耀愿意为手机行业在AI领域“破风”。

活动进入尾声时,赵明宣布荣耀四周年庆即将举行,荣耀还将释放一个“大招”,宣布更多有关未来发展的战略和计划。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2025-04-23 17:39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2025-04-23 17:34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2025-04-23 14:08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2025-04-22 16:43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