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小米CDR招股书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今天小米CDR招股书刚发布,就引起了国内各大券商及互联网公司研究范本,此次小米CDR招股书新增了今年Q1季度财务数据,这是与5月3日提交的港股招股书,相比较而言的不同之处。
除了新增Q1季度财务数据,小米CDR招股书还披露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单从信息量方面来说,此次的小米CDR招股书提供的数据更加完善。
CDR招股书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营业收入为344.12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16.9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
之前小米在香港IPO披露了小米2017年经营利润为122.1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38.9亿元。此次小米CDR招股书开篇“重大事项提醒”,新增加了一个“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17年小米该项数字为39.45亿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A股招股书中披露了“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这与港股披露的“经调整经营净利润”类似,但由于扣除标准不同,所以最终数值差异较大。
证券专家解释,CDR招股书公布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与港股招股书公布的“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两者主要差异为:股权支付费用算不算非经常性损益,要不要扣除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等。
证券专家指出,看新经济和互联网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单纯只看公司净利润。最重要的是看“经营利润”和“经调整经营净利润”,这两个数字,可以排出财务会计等干扰性因素,从本质上看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
2017年小米经营利润为122.1亿元(这个数据仅在港股招股书里被披露),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9.5亿元。
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米CDR招股书第334页详细介绍:港股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经调整经营净利润,是扣除了前述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股份支付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等的影响,小米2017年的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
本次小米在港股招股书中披露的经调整经营净利润是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股份支付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等的影响。因此,港交所披露的2018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7亿元,而内地CDR披露的扣非净利润仅为1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在营业成本核算方面存在差异。港股披露小米2017年营业成本为994.7亿元,毛利率为13.2%,而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小米营业成本则为964.8亿元,毛利率为15.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