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时代的数据浪潮下,人工智能和脑科学正迎来跨界融合,并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范式和教育方式。7月18日,“爱教育,AI未来”——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TAL AI SUMMIT,以下简称“TI大会”)上,好未来正式推出“WISROOM”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并升级“魔镜”为基于课堂过程的教学效果智能评测系统。同时,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与七大高校专家联合发布“儿童青少年脑发育发展动态信息组学图谱”项目、推出“Alpha Brain”品牌并发布脑科学知识课程体系,帮助教师、家长、学生理解并应用脑科学教育理念。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
“互联网正在重构学习,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孩子更科学地学习。”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表示,“好未来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提供大规模、低价格、高品质的教学服务,做真正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并与广大同行携手,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普惠。”
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的科技产业革命,成为高校、教育企业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好未来持续发力教育科技,先后成立行业首家“人工智能实验室”、“脑科学实验室”。对此,好未来CTO表示,“人工智能、脑科学等技术,正在促进教学形态的进一步进化,我们希望用教育产品和技术服务好不同形态的学校和机构,并在未来有节奏的向全教育行业输出。”
本次发布的“WISROOM”,就是好未来基于“人工智能+脑科学”打造的智慧课堂解决方案。“WISROOM”希望重新定义40分钟的课堂,显著提升师生参与度和互动度,真正做到“专属于每个班级的好老师、专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在WISROOM课堂上,教师能通过WISROOM自带的教学辅助系统,快速判断“一道题有多少学生举手抢答”、“他们的姓名分别是什么”、“哪些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哪些学生需要被关注”……绝大部分课堂行为都能转化为老师的决策建议,实时辅助老师进行教学。
“WISROOM”实现教育场景的完整化,也得益于“魔镜”系统的全新升级。作为“WISROOM”的重要组成,好未来“魔镜”系统运用图像和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量化教学过程,并针对课堂互动、内容传授、师生情感等进行建模,进而科学评估教学质量,最终为老师授课技能的提升提供建议指导。“在过去的教室里,教育好似一个黑盒,教学过程没有被数据化,所以教学质量无法被量化,教师难以获得提高授课水平的有效建议。”好未来AI Lab负责人介绍道,“升级‘魔镜’、发布‘WISROOM’都是好未来在科技领域的有力探索,我们希望用AI赋能老师,更好地给到学生个性化的关注。”
参会嘉宾现场体验好未来教育科技产品
在大量科技研发和教学积淀下,“人工智能+脑科学”在好未来的落地已初见成效。据了解,“魔镜”在升级前就已应用于好未来旗下多个品牌的教学中,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也与学而思、家长帮等品牌合作,推出脑科学公开课和系列课程,将研究成果转化成易于理解、可快速应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已获得数万家长的认可。
在本次大会上,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宣布推出全新“Alpha Brain”品牌,包括与学而思、家长帮合作研发的教师、家长赋能课程,其新媒体平台也将推出“60秒脑科学”、“脑力探险”和直播等栏目,帮助学生发挥认知潜力、促进全面发展。
在推出全新产品课程外,好未来希望凝聚行业及全社会合力,共同推进未来教育变革。自成立以来,好未来AI Lab、脑科学实验室与国内外顶级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与顶级专家展开联合科研,探索未来教育创新模式。
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签约
在本次TI大会上,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与来自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签约,共同推出行业首项脑科学研究项目“儿童青少年脑发育发展动态信息组学图谱”,在全国进行长时间追踪及数据采集,描述儿童青少年脑发育发展的动态过程,建立相应的定量指标体系;并将通过启发式数学学习、围棋和珠心算等领域,推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精准教学。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同时将创立“认知科学与教育创新”基金,助力科研人员探索教育神经科学前沿问题,并鼓励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
“人脑是意识、灵魂、品格等所有问题的最终解答。”好未来脑科学实验室负责人指出,“通过脑科学项目合作和课题研究,好未来希望用脑科学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思辨能力,塑造面向未来的成功品格。”
好未来AI Lab与四所海内外高校达成战略合作
与此同时,好未来AI Lab也宣布与四所海内外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清华大学-好未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好未来”未来教育研究实验室、“中科院计算所-好未来”教育智能技术联合实验室、“四川大学-好未来”教育捐赠研究中心。并发起海内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FUTURE CAMP,培养和选拔最具潜力的科技人才进军“AI+教育”领域,为教育产业持续输入优秀的科技人才。
在本次TI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也针对“人工智能与脑科学如何助力未来教育”等话题进行展望。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熙霖表示,希望人工智能和教育能够更好的结合。作为一家科技教育公司,好未来在科技上的大力投入,对教育行业是非常好的信号,也希望好未来对行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孩子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
人工智能、脑科学正在成为激发全球教育生态的源动力。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不仅是好未来落地“科技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举措,也彰显其赋能教育行业、探索未来教育的坚定决心。在未来,好未来将通过前沿科技和优质服务,为未来教育注入核心驱动力,与行业共建“科技+教育”新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