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行者 9月26日 北京消息: 9月25日消息,首届小米全国高校编程大赛在小米集团举行了颁奖礼。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530所高校的数千名大学生参赛,最终有55人脱颖而出,分获金银铜奖。在颁奖礼上,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亲临现场致辞,并为金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牌和奖品小米8手机。
“看着同学们,我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写程序的日子。”雷军在致辞中分享,自己也是一名程序员,在大学时代也曾如饥似渴地学习编程。
在武汉大学期间,雷军用两年时间修满了四年才能达到的总学分要求,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课余撰写出了《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加密及压缩软件编程与方法》两本书,先后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相信,大家程序写得好,一定是真正热爱编程,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这条路上更进一步。”雷军告诉获奖者,早年自己在钻研技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自己的技术又离用户的需求有多远。
为此,雷军在大学时就进入企业,开始了创业之路。“好产品和好技术之间还不一样,要求的能力可能更加全面。”雷军鼓励获奖者们走进企业,理解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发现技术的真正价值,而小米随时提供这样的机会。
雷军还提到,小米是一家有着深厚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小米在创业之初,合伙人都是工程师出身,因此小米尤其重视技术。”雷军说,大约在两年前,他希望技术部门激发程序员对技术的追求,此后小米内部举办了编程大赛,开发了全新的在线判题系统,到现在已经举办了16届。今年,这项内部赛事演变成了首届小米全国高校编程大赛,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小米还会持续举办下去,激励年轻人参与比赛,了解小米的工程师文化。
本次大赛设立了金、银、铜奖,金奖获得者还能获得小米校招的终面邀请。大赛吸引了众多在校学生参赛,其中还有不少00后。最终五名金奖获得者年龄最大21岁,年龄最小17岁,尽管很年轻,却都是编程高手,大多拥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等大赛的获奖经历。
其中,获得金奖第一名的是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吉如一。他曾担任第42届ACM大赛北大队队长,曾获2017 ACM世界总决赛银牌、2018 ACM世界总决赛金牌等多项大奖。在2018年的第42届ACM世界总决赛上,吉如一和队友奋力拼搏,于全场比赛倒计时30秒时绝杀G题,共破解8题,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荣获金牌。吉如一坦言,听过雷军对程序员生涯的分享后,自己也会好好思考如何走好“程序人生”的下一步。
在参赛者中还有不少米粉,银奖获得者大三学生李京泽就是其中之一。“我是雷总的铁粉,非常崇拜雷总的经历,感觉他做企业和别人不一样。”李京泽说,小米的产品非常厚道,就好像开源社区的理念,是要与他人分享知识。“小米不是一个只为了赚钱的公司,而是要与用户产生共鸣,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此次大赛,小米向所有获奖者都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进入小米实习。李京泽说:“如果我要实习,我首选一定是小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DeepMind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揭示,当前12种主流AI安全防护系统在面对专业自适应攻击时几乎全部失效,成功率超过90%。研究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搜索算法和人类红队攻击等多种方法,系统性地突破了包括提示工程、对抗训练、输入过滤和秘密检测在内的各类防护技术,暴露了AI安全评估的根本缺陷。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Adobe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ultiCOIN技术,能够将两张静态图片转换为高质量的过渡视频。该技术支持轨迹、深度、文本和区域四种控制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采用双分支架构和分阶段训练策略,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比现有技术提升53%以上,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精确度。
英国国王学院研究团队开发了潜在精炼解码(LRD)技术,解决了AI文本生成中的速度与准确性平衡难题。该方法通过两阶段设计模仿人类思考过程:先让AI在连续空间中"深思熟虑",保持多种可能性的混合状态,然后"果断行动",逐步确定答案。实验显示,LRD在编程和数学推理任务中准确性提升最高6.3个百分点,生成速度提升最高10.6倍,为AI并行文本生成开辟了新路径。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ViSurf是一种创新的大型视觉语言模型训练方法,巧妙融合了督导式学习和强化学习的优势。该方法通过将标准答案整合到强化学习过程中,让AI既能从正确答案中学习又能保持自主推理能力。实验显示ViSurf在多个视觉任务上显著超越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处理模型知识盲区时表现突出,同时有效避免了灾难性遗忘问题,为AI训练提供了更高效稳定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