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12月6日 北京消息(文/孙封蕾): 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5个月过去了,阿里巴巴旗下的优酷、淘宝、天猫以及高德地图等多个用户量过亿的应用已经实现了IPv6的落地。
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自己的先行一步,为业界带来示范效应。
谈及阿里巴巴IPv6改造的过程,阿里巴巴网络总架构师蔡德忠表示,IPv6的改造,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协议的升级,而是整个生态的升级,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以改造之前一定要有战略规划,要有布局、有节奏进行。
这个改造大致要分三个步骤来进行。首先,阿里巴巴要作为生态当中的关键环节,帮助整个社会把这个生态建立起来,要支持互联网应用,所以阿里巴巴改造的时候要把几大互联网应用改造,把量升上去,把生态一环解决掉。其次,我们的改造技术有很多核心技术,把技术通过云输出给全社会,来帮助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可能并没有技术实力改造基础设施,通过云的方式来完成IPv6的改造。最后,才是内部改造,因为有一百多个机房,十几万的网络设备,上百万的服务器设备,有些设备三四年或四五年之前已经部署了,有些设备本身就不支持这样的改造需要升级,这块的改造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估计要花三到五年才能完全改造。
蔡德忠介绍,根据国外部署的经验,大型互联网从09年开始做IPv6的改造,但是现在并没有完全结束。改造的最后一步纯粹是内部系统的提升,跟生态关系已经不是特别大了,阿里巴巴对IPv6生态的贡献,已经基本完成。
过去5个月,阿里云DNS的IPv6日查询量增长了600倍,目前,核心产品已全面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阿里云向客户、合作伙伴分享向IPv6迁移的技术与经验,共同构建中国的IPv6生态,推动中国互联网加速迈向下一代互联网。” 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
图: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IPv6的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用传统方式,需要对服务器、网络以及应用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不仅技术挑战大,而且周期长。阿里云提供了国内最完整的IPv6解决方案,可帮助企业最短几分钟完成业务系统的升级,同时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据了解,阿里云IPv6全栈解决方案已服务超过200个行业场景,涵盖零售、金融、制造、广电传媒等行业。新浪微博通过阿里云完成了IPv6公网访问业务的升级改造,未来将通过无NAT的IPv6源地址更精准地描绘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长江电力基于IPv6网站解决方案,实现了互联网网站和应用系统的双栈访问,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流畅的网络体验。
阿里云智能研发总经理蒋江伟(花名:小邪)表示,“阿里云将与运营商、设备商、应用软件厂商深入合作,共同构建IPv6生态,加速推进中国IPv6的规模部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