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6月17日 北京消息(文/于艺婉):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解决方案的燧原科技于本月初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3亿元人民币。此番融资由红点创投中国基金(红点中国)领投,海松资本、云和资本、腾讯投资、融汇资本、信中利资本跟投。其中,云和资本是唯一参与了包括种子轮、Pre-A轮以及本轮融资的投资公司,足见其对燧原科技的“情有独钟”,近日,云和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赵云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解了个中缘由。
赵云先生的开场简单、直白。“燧原科技是云和资本在去年4月份作为种子轮投资人进行了投资;去年8月份腾讯作为战略投资人成为第二大股东,我们继续投资Pre-A轮;今年6月6日,我们管理的太湖云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云和中冀投资基金两只基金又共同投资了A轮,燧原本次整体融资3个亿。燧原科技的人工智能芯片非常出色,第一颗芯片和软硬件系统瞄准的是人工智能服务器的训练市场,算力非常强。而且我们的投资是非常成功的,从去年的种子轮投资到现在一年出头的时间里,浮盈15倍,我们的投资人还是非常开心的。”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从2016年至今始终处于低迷艰难的市场周期,但是云和资本却完成了逆势上行,所以,我们需要再回头看看这家创投的底气来自哪里。据赵云介绍,云和资本目前总体在管创投基金规模近20亿元,先后直接投资十余家国内领先自主创新高科技公司,在北京、无锡、杭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受托管理了太湖云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国舟云和创投基金、云和易晨基金、云和中冀基金等多只基金,目前正在拟发起设立多只总规模数十亿元人民币创投基金。
“云和资本的核心管理成员汇聚耶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毕业精英,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涵盖投资、政策、产业、技术、券商、法律、财务、审计等多方面全产业链专业型人才,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本运作、战略咨询、市场营销等增值服务。”赵云说。
专业还需与专注同行,资本也是如此,依据团队的特点和优势,云和资本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确定为自身专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像燧原科技,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里的准独角兽企业。从我们去年种子轮投资,我觉得这对一般投资人来讲应该是一个非常难的判断和抉择,但是我们敢于早期下注,在一年时间里翻了十多倍,应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而且云和资本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战略投资人的角色,我们对企业的帮助非常大,在去年燧原科技的创始人出来创业做公司之前,我们就和创始人一起在上海反复讨论、研究,为他们打气和加油,也给他们介绍了很多的资源和朋友,包括产业的资源、投资的资源和政府的资源,我们和公司两位创始人与其说是股东关系,更应该是好朋友,所以说燧原科技也是我们众多投资公司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对我们也是蛮感激的。”赵云说。
当然,要想在资本领域做得长、做得久,仅仅靠感性和感觉是远远不够的,对此,赵云先生再次以燧原科技为例,谈及了他们对项目考量的标准。“首先要看市场,市场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天花板如果很低,那它做不大,即使在整个行业里做到龙头老大,它可能也没有太多的增长空间。比如燧原科技,它所处的是一个千亿级的的市场,可以说这个市场非常大。”
“其次我们看团队。燧原科技的团队非常优秀,一方面他们有很专业的技术,另一方面他们还具备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燧原团队的创始人敢于舍弃此前优厚的待遇自己出来做事,而且还能持续地去提高自己,开放共享,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燧原科技做的是一颗主芯片有100多亿个晶体管的大芯片,工作之艰难和复杂难以想象。专业的技术和远大的抱负是他们取得今天成绩的关键。”
燧原科技的芯片产品瞄准的是人工智能服务器的训练功能,也是人工智能的上游和源头,因为只有训练芯片才能训练出神经网络模型,才能在云端和终端进行部署,这个市场几已被英伟达垄断,没有人敢说要做一个英伟达这样的芯片,但燧原科技做到了,同时这也填补了中国大芯片的空缺,其意义不言而喻。
“将产品瞄准人工智能服务器的训练市场,不得不说燧原科技定位高远,当然,他们也有这样的底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已经有180名员工,而且这些人都是有平均10年以上强大的工作经验,并且有顶尖、专业的工业化力量,这个是不容易的。而且,他们从架构设计到量产都实现了完全自主开发。”赵云说。
类似投资燧原科技这样的成绩使得云和资本更加坚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信心,同时,云和资本也是富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云和资本从设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定位在帮助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发展的能力,另外也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地,我们正在准备和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电子领域、光领域、空间领域、材料领域等展开深入合作,帮助科学家们实现成果转化。”
与很多创投不同的是,云和资本没有以模式、互联网等可能短时间内泡沫很高的项目为重点,而是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企业施以援手。“我们的基金将拿出一大部分资金来投资早期的企业,去扶持他们的技术和产业,包括在后面持续投资,希望能给国家做点贡献。我觉得帮助创业者成就梦想,这就是我们云和资本的使命,我们会一直不遗余力地做下去。”赵云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南洋理工大学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Rolling Forcing技术,实现AI视频实时流式生成的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滚动窗口联合去噪、注意力锚点机制和高效训练算法三项创新,解决了长视频生成中的错误累积问题,可在单GPU上以16fps速度生成多分钟高质量视频,延迟仅0.76秒,质量漂移指标从传统方法的1.66降至0.01,为交互式媒体和内容创作开辟新可能。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