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平台问题的热搜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本周明星则非「美团」莫属。
一位刚注册了VIP会员的美团用户发现,自己成了VIP之后,不但没有享受到什么福利,反而运费啥的都涨价了,VIP的待遇还不如小白。
当然,后来美团说,这不是我们在套路用户,而是用户的手机缓存定位问题。
但无论美团说什么,相信都不会改变业界已经建立的认知,那就是——互联网平台确实很会杀熟。
这其实倒让我想到「传统商业」和「互联网商业」的本质问题。
在传统商业中,消费者的名字叫顾客。对于顾客,传统商业最喜欢讲的只有两句话,叫“顾客就是上帝”,或者“顾客永远是对的”。
互联网平台没有顾客这个说法,只有用户。但是对于用户,互联网平台一般不讲“是上帝”或“永远是对的”那一套。它们最喜欢说的话叫“用户增长”,或者“用户留存”,再或者“用户拉新”。
当然,我做这个对比,不是说传统商业哪哪都好。否则,中关村电脑卖场也不会那么快倒闭了,线下宰客也不见得比线上少。
不过其中区别在于,线下宰客的店,往往都是小店,或者黑店,秉承的规则是宰到谁算谁,你很少听说哪个线下大店以宰客著称。
但与互联网平台对比就不同了,小店不具备长期宰客的资格,往往是大平台才经常搞出这种杀熟的新闻出来。
这说到底就是「传统商业」和「互联网商业」的业务区别了。
传统商业讲究做社区熟客生意,回头客越多,营销成本越低。生意做得久了,商家和社区居民还能做出感情来。
同时,在没有资本介入的时期,传统商业的扩张欲望较低,你家楼下的小卖部,如果能持续开上五年,你会发现它的规模会一直这么“小卖部”。
即使是沃尔玛和家乐福商超时期,它们的扩张往往是地域间的横向扩张,而不是垂直一体化扩张,一个超市的营业面积不会总变化。
但是互联网平台讲究的是持续扩张,停止增长是绝对不可能的。它同意,背后的资本也不同意。
所以互联网平台虽然怕用户流失,但是最避讳的就是一直做熟客生意,没有用户能拉新了还了得,用户增长停止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
对于资本主导的互联网来说,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当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商业入口之后,当十亿国民都成了网民之后,地主家也没有新流量了。而没有新的流量,就意味着增长的停止。
对平台来说,选择就很简单了。一方面没有用户可以拉新,一方面增长的资本压力不停,那剩下的唯一方法就是对老用户下手了——让熟客花更多的钱就是大数据杀熟的理论基础。
本质上,美团杀熟,和“视频网站充了VIP还要再充值才能解锁提前看三集”是一个道理,都是资本压力的体现。
平台杀熟不讲武德,因为它们遵循的是资本扩张之道。
传统商业“顾客是上帝”那一套“旧商道”,伴随传统商业的死亡,过时了。而互联网统一认可的“新商道”,目前还没看到。
作者 | 高飞
编辑 | 晚晚
配图 | www_slon_pics
来源 | 奇客故事(cybergushi)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研究提出了"高效探测"方法,解决了掩码图像建模AI难以有效评估的问题。通过创新的多查询交叉注意力机制,该方法在减少90%参数的同时实现10倍速度提升,在七个基准测试中均超越传统方法。研究还发现注意力质量与分类性能的强相关性,生成可解释的注意力图谱,展现出优异的跨域适应性。团队承诺开源全部代码,推动技术普及应用。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LAIMSPECT系统,通过层次化分解复杂争议、智能检索相关文献、多角度收集观点的方法,将传统的"真假"判断转变为多维度分析。该系统能够自动构建争议话题的分析框架,识别不同观点及其支撑证据,为科学和政治争议提供更全面客观的分析,已在生物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验证有效性。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提出情感认知融合网络(ECFN),让AI能像人类一样理解和表达情感。该系统通过多层次情感处理架构,在情感识别准确率上比现有最佳系统提升32%,情感表达自然度提升45%。研究突破了传统AI情感理解的局限,实现了跨模态情感融合、动态情感追踪和个性化情感建模,为医疗、教育、客服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应用前景。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让AI在战略游戏中学会复杂推理。研究发现AI通过游戏竞争能发展出类人思维能力,在逻辑推理、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表现显著提升。这项突破性成果为未来AI在医疗、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展现了通过模拟人类学习过程培养真正智能AI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