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与杰夫·贝索斯之间的太空对抗赛正在升温。
贝索斯创立的航空航天企业蓝色起源(Blue Origin)于本周一正式提出抗议,就NASA方面选定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执行登月任务发起质疑。
本月初,NASA授权SpaceX公司一份总值高达29亿美元的月球登陆器制造合同。但蓝色起源与国防承包商Duentics也分别提交了关于此项目的设计提案。
原本,各方预计NASA会从三家厂商中选择两家,在保有后备力量的同时维持健康的竞标关系。但航天局随后澄清,受到预算限制、最终只能选定一家合作企业。
蓝色起源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向联邦政府问责局(GAO)提交一份长达50页的抗议报告。
据《纽约时报》报道,蓝色起源辩称没有第一时间获悉预算变化,因此没能快速调整竞标价格。抗议报告还强调,NASA对蓝色起源的部分提案内容做出了错误判断,同时也低估了SpaceX方案的设计风险。
在声明中,蓝色起源认为NASA相当于“在临门一脚时挪动了门柱”。
用NASA的话来说,他们做出了一项“高风险”选择。他们的决策不仅破坏了公平的竞争关系,也大大动摇了供应根基。这会拖延制造节奏,同时也低估了SpaceX的设计风险。
马斯克也没有“坐以待毙”,直接用粗口予以回敬。
你们就是“起不来”:)
— Elon Musk (@elonmusk) 2021年4月26日
自2004年的交流宴会以来,这两位最具财力与野心的富豪就一直在为探索宇宙而对抗。
贝索斯于2000年创立了蓝色起源,两年后SpaceX在马斯克手中诞生。但作为后起之秀,SpaceX对蓝色起源一直表示不屑。
2004年,埃隆·马斯克与杰夫·贝索斯在席间讨论太空探索话题。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当面交流之一。这次交谈,也基本对应了双方在太空探索中采取的不同方案。
— Trung Phan (@TrungTPhan) 2021年3月1日
马斯克提到他曾与Christian Davenport会面,聊到后者的著作《太空男爵》。他还向贝索斯强调,SpaceX尝试过蓝色起源提出的一些想法:
老哥,我们试过了,根本行不通。所以我想提个醒,别在重复错误上浪费时间。我真的很诚恳地给了他建议,但他基本不予理会。
在此之后,两位大亨开始明争暗斗、奋力夺取市场份额。
恭喜 @SpaceX的猎鹰亚轨道推进器获得成功。欢迎加入太空俱乐部!
— Jeff Bezos (@JeffBezos) 2015年12月22日
既然双方没有任何和解的迹象,也许两家公司15年来的争执还是要在市场竞争中见真章。谁更强,谁就能真正引领商业宇航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