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已经成了全民话题。去年以来,从舆论导向到配套政策,似乎也在回应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手段是「分流」,也就是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高考之前,把学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层次。
这种措施已经实打实地在进行了,比如高考虽然关注度高,但它不是难度最大的考试,因为它的录取率有75%,而高中的录取率在未来会保持或迈向50%。
这种「分流」能解决教育焦虑吗?我们先来做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关于“桃子”。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吃桃子,但是只有4个桃子,每人分不到2个。如果分桃子的人说,让我们来减少一半的桃子至2个,功劳少的两个人可以选择退出,剩下的一个人就可以拿到2个桃子了。
第二个假设关于“苹果”。假设有三个人,都喜欢金苹果。但是只有2个金苹果,不能保证每人1个。分苹果的人说,让我们减少1个金苹果,不够漂亮的两个人可以退出,剩下的那个最美的人就可以保证拿到金苹果了。
两个假设中,分别的三个人,是否会有人在减少了桃子和苹果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退出,让剩下的人轻松拿到奖励,避免三个人的共同焦虑?
这两个假设,其实有现成的答案。
第一个假设,如果发生在春秋战国,结局会变成三个人都自刎而亡。这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第二个假设,如果发生在希腊神话里,结局将会是引发一场战争,那就是“特洛伊之战”。
回到教育焦虑这件事儿。
其实这和分桃子、金苹果的故事很像。家长们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但是优秀的大学名额是有限的,造成了激烈的竞争。
而高考前的「分流」,从高中阶段减少入学名额,提高中考难度,就相当于减少奖励比例,让有些人知难而退,从而降低高层次竞争难度。
但是桃子和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减少供给,并不会减少焦虑,反而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惨烈。
因为教育从来不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提供阶层跃升,或者阶层更新的竞争系统。
这就好比,要解决高房价,暂停土地拍卖和叫停房地产融资,也不可能让房价下降,只有提供更多低成本的土地才可以。
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让竞争者的心态更平和,焦虑更少。
减少优质资源供给,或者设定前置分流系统,只会让焦虑更加严重,或者让焦虑换一种方式存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