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雅
多年前,特斯拉曾经历了一次产能告急,美国《消费者报告》在评测中毫不客气地指出,Model 3的刹车成绩相当不理想——时速60英里(约97公里)的刹停距离竟然超过46.33米,比福特F150那个大块头还要差!这个故事的结局“特吹们”都知道——一次OTA之后,Model 3的刹车距离缩短了6米,首次跻身《消费者报告》推荐榜,特斯拉也因此避免了一次大规模召回的风险。
OTA的腾空出世,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汽车也可以像口袋里的手机一样,升级操作系统,改善旧性能,获得新功能。有了OTA,特斯拉大佬马斯克甚至作出这样的定义:“特斯拉不仅是一家硬件公司,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家软件公司”。
也就是说,如今每一辆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迭代,背后都少不了OTA升级的功劳。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家名叫「艾拉比」的公司迅速成长为OTA产业的开路先锋。
01 顺势而为,拥抱变化
回顾百年汽车史,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到如今的「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 SDV)时代」。相应的,汽车制造的技术壁垒也由传统三大件+零部件的集成能力,转变为软件服务的能力,而OTA就是其中的支撑性技术。
“基本上所有的新能源车/智能车都要具备OTA能力。”艾拉比副总裁丁羽告诉科技行者。OTA(Over-the-Air Technology),行业内称之为“空中升级”,是一种通过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实现对移动终端设备及SIM卡数据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
OTA技术最早应用于PC;后来在智能手机上普及,终结了手机软件升级需要“连接电脑-下载软件-再安装更新”的麻烦操作;直到2012年,特斯拉开创了汽车OTA的先河,OTA也奠定了特斯拉“元老级”的位置。
丁羽指出,整车OTA一直是评价汽车主机厂研发实力和智能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汽车涉及由电子控制单元 (ECU) 控制的多个运动部件,极其复杂,如今一辆汽车多达150个车载控制器和约1亿行软件代码,远高于Facebook、战斗机、人造卫星等高科技产品的代码量;其次,每辆车的生命周期约为6-10年,如果没有OTA,车子的能力就完全跟不上时代;此外,汽车的属性,决定了其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要求更严格,OTA是重中之重。可以预见,未来3-5年,谁先做好布局OTA,谁就有机会以最快速度抢占风口,吃下一波红利。
当一辆车开始OTA,车主碰到车辆维修和软件更新,就不用辗转4S店或汽车被召回,“隔空”升级汽车;车企也可以“隔空”升级产品或查漏补缺;更关键的是,如果OTA大规模铺开,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车辆增值模式」,比如“订阅付费”(特斯拉曾针对Model 3的动力系统发布价值2000美元的升级包,车主付费升级后,可以增加约50PS的动力输出,0-60英里的加速时间可以升至3.9S)。
OTA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SOTA(Software OTA,本质是软件升级),主要指对信息娱乐应用的更新,包括UI界面、导航地图、游戏等功能;其二是FOTA(Firmware OTA,本质是固件升级),包括驱动、系统、功能、应用等的升级,和OS的关系较密切,需要汽车制造商开发不同的适配兼容版本。OTA的流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像“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第一步,生成更新包;第二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更新包;第三步,在车端安装更新包。
能做SOTA的车企有很多,可以说只要在汽车中控台装上大屏,这辆车就能SOTA。但FOTA更深层,往往涉及整车重要的控制器,包括车身、动力和自动驾驶等子系统的更新,难度更大。
当前,能实现FOTA的车企屈指可数,但这项技术,才是智能汽车的用户们「常用常新」的快乐源泉。
02 交付只是起点,进化没有终点
在一辆车OTA的早期,一些整车厂会选择通过“内部模式”自行开发OTA平台,但结果往往是解決方案不够成熟——由于多数主机厂对于OTA后期维护能力的缺失,所以并不具各OTA运作的整体思维,而像艾拉比这样的OTA服务商则具备了极具竞争力的经验优势。
艾拉比诞生于2017年10月24日,这一天也是中国程序员日,这个日子奠定了艾拉比的文化基因,一群有些典型的“张江青年”,带着对技术的热忱和对产品的洞察,成为了艾拉比的核心力量——事实上,“艾拉比研发人员占比 80%”。
早在2012年,艾拉比就高举高打投入OTA技术研发服务团队,作为中国100%自研OTA的企业,艾拉比在OTA领域积累了30多项项相关专利和40多项软件著作权,为30+主机厂与50+零部件供应商/软件服务商,包括大众、奔驰、上汽、北汽、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合计达成50+OTA建设项目。
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上汽集团。上汽作为艾拉比早期合作伙伴,在OTA上可谓“先行一步”。上汽零束负责上汽集团 “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战略重任,2021年零束基于SOA平台推出“零束银河全栈”,包括: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云管端一体化SOA软件平台、OTA+网络安全、智能车数据工场、跨域融合E2E数字化体验产品。零束OTA拓宽了“服务”和“运营”的范畴,增加了车辆的附加价值,构建完整的OTA生态闭环,使车辆具备智能化持续进化能力。零束银河全栈首次打通了汽车硬件、软件、数据,让车成为有生命力的人类伙伴。
纵观OTA产业,艾拉比的特别之处在于,走了一条“OTA+智能解决方案”的发展逻辑,主要涵盖三个体系:一是「产品体系」,包括FOTA、SOTA、DOTA;二是「服务体系」,包括测试服务、运营服务、数据服务;三是「内容体系」。总体上,从智能迭代,到智能诊断,再到智能管理,艾拉比的产品布局紧紧围绕「智能化」展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DOTA(Data OTA, 艾拉比云诊断)。目前市场上的诊断分为两类:其一为4S店以及ToC诊断业务,以软件Bug修复、功能更新为主;另一类为直接服务主机厂,「诊断」作为主机厂售后服务的重要一环,从而产生高附加值,艾拉比DOTA就属于这一种。
艾拉比DOTA是在OTA的基础上,为主机厂提供智能化远程诊断服务,可以简单理解为“空中4S店”,本质是智能预知问题,一来利于主机厂实现服务性价比的最大化,二来也帮助OEM构建更便捷高效的用户服务生态,甚至,「OTA+云诊断+4S店」将形成未来汽车新售后模式的闭环,到那时,就不再只是“软件定义汽车”,更是“安全定义汽车”。
做到这些,丁羽用这样一句话定位艾拉比——「艾拉比是一家汽车“新四化”软件服务提供商」。“随着我们在汽车行业越扎越深,会发现我们的能力边界不止于OTA,艾拉比逐渐成长为一家更综合的汽车软件产品及服务供应商。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借力于中国蓬勃向上的汽车创新浪潮,艾拉比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物种:站在全球百年汽车的底蕴上,融入来自东方的创新思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