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2全球创新项目路演自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在初评入围的50家项目中,经过4天的线上复评和评审,甄选出20个优秀企业项目入围终评。
本届全球创新项目路演,无论是从申报企业还是从专家评审来看,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准。初评入围的50家企业中,涵盖智能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智慧金融、AI芯片、医疗机器人等多个热门赛道,可谓是强强对话,竞争激烈。
复评评审环节,来自国内外加速器和孵化器、海内外投资机构、科技产业园区的专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从技术创新、团队能力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对参赛案例进行综合打分,并以云端会议直播间的方式与每一家企业互动交流,提出详细精彩的点评和建设性意见。
同时,专家评审团对本次入围终评的20家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今年入围的企业各有特色,技术创新性高于往年,团队背景强,在创新应用上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未来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综合专家评审团的评审情况后,“WAIC 2022全球创新项目路演 TOP 20 榜单”精彩揭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