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峰会期间,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参与调研的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木兰开源社区、OpenVINO中文社区、飞桨社区、英特尔、阿里云、亚马逊云科技、腾源会、微软Reactor、昇思MindSpore社区、FATE社区、BigDL社区、MagicHub社区、Ray中文社区、ModelArts社区、OpenMLDB社区、语音之家、希尔贝壳、Zilliz、思贤科技、CSDN、InfoQ、思否、稀土掘金、亿欧咨询、示说、GDG上海、极术社区、SeaTunnel社区、DolphinScheduler社区、Juicedata社区、开放群岛开源社区(排名不分先后)等30余家人工智能技术社区、数据社区及垂直媒体。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加快作用于国民经济活动。通过完善数字化技术和支持能力,在此之上构建智能化商业模式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人工智能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完成这一目标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障碍,技术价值贬值和可行性困难在具体市场和应用场景中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实困境,《报告》对当前人工智能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进一步提出要从人工智能人才、基础软件框架、数据治理、工程落地、基础软件社区生态等不同维度协同共进的发展思路。
《报告》近五万字,分五个章节从人才、数据、算力、工程和运营等五个维度进行阐述。人才层面,展现我国人工智能开发者分布现状及提出人才培养的可行方式。数据层面,数据治理涉及的技术路线、法律法规、企业战略选择,以及产业生态演变趋势。算力层面,异构计算及其应用场景特别是大算力场景逐渐清晰,算力与软件算法协同优化将是未来发展重点。工程层面,在异构计算范式要求下,人工智能开发涉及的软硬件环境愈加复杂,借由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和软件框架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将是可行方向。运营层面,在复杂的商业化环境中,软件基础设施类型项目的推广依赖有效的开发者关系运营加持。
对于《报告》的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表示,人工智能无疑是这个时代驱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对数字经济发展将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并最大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开放创新赋能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数据、算力、工程和运营等多维度多环节协同发力、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中,弘扬开源精神,打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开源生态,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