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GSMA创新论坛之2022产业领袖思享汇上,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对话中国电信原总经理李正茂,就5G、云网融合、5.5G、6G、元宇宙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洞察和预见。
王建宙表示,2022年是5G在全球大发展的一年,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低频段的大规模应用以及5G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更加成熟。数字化转型对5G的要求更加迫切了,网络的程度已经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非常重要的体现,世界各国都争相要建设5G网络。在过去的一年里,5G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几年前设想的应用全部成为现实,还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想到的应用。此外,中国商飞公司获得了5G专网的频率使用,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专网使用特别的频率,可以使5G的技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王建宙表示,云在今天已经是一种基础设施了。提供云服务是运营商的天职。面对互联网公司、设备制造商、电商企业的挑战时,一方面要发挥运营商的特长和优势,例如云网融合;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知识结构。
李正茂认为云计算的技术和通信网的技术发展到今天,必然要走到一起,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最近几年都对云和网如何结合有大量的思考和实践,提出了云网融合、算力网络、算网一体等概念,其实是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不同的定义。最近几年大家终于发现,运营商有一条破解单纯成为管道的战略选择,就是走云网融合,要自主掌握云的核心技术。由于云网融合在基础设施层面非常适合运营商,运营商一旦发力,就在IaaS层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过去两年,三大运营商在云业务方面,每年都是翻番地往上增长。中国电信今年上半年云收入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达到了280亿。这样的增长使大家看到运营商重新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甚至引发新一轮运营商估值的修正。
在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李正茂预计未来三年,可能是5G 2B应用的爆发期,非常值得期待。而对6G下定义现在还为时过早,6G应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有许多可以由颠覆性、突破性的技术和理念可能会产生,例如无蜂窝网络、确定性网络、元宇宙支持、天地一体等等。
王建宙认为,5.5G或者今后的6G,需要在降低功耗方面能够有所突破,通过改进元器件以及引入AI来解决网络本身的问题,从而来降低功耗。此外,元宇宙目前关注的重点逐渐从有沉浸式体验的虚拟世界转变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这将会进一步推动5G的发展,推动AR、VR、MR的发展,推动脑机接口的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