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MWC上海6月26日回归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迫不及待地欢迎全球互联领域的领导者再次莅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亚洲规模首屈一指、极具影响力的连接生态系统盛会。
在华为、联想和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回归的同时,参展商中还有许多首次参展的企业,包括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科大讯飞、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和小米。中国的5G 连接数将于今年年底达到10亿,与会者将有机会亲眼目睹突破性的移动创新如何改变全球最大移动市场的面貌。
MWC 上海吸引了来自全球连接生态系统各个领域的与会者,包括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领先的科技公司和蓬勃发展的初创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MWC 展馆包罗万有,能满足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观者需求。
行业智联
N4 展馆举行的行业智联展区将邀请与会者深入探讨垂直行业的未来,展示移动互联如何彻底改变金融科技、医疗保健、供应链、汽车等行业。
展区将举办两场行业峰会,围绕智能制造业和智慧出行主题,并重点介绍移动技术如何发挥关键作用,为行业提供更智能、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品和服务。
制造业一直受惠于移动技术,预计到 2030 年,随着智能工厂应用更广泛,5G 将为制造业带来超过 3300亿的经济价值。但 5G 只是工业 4.0 组合中的众多技术之一,制造商也同时受益于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增强现实。数智制造峰会将深入探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而演讲嘉宾将介绍制造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克服应用挑战和实现切实投资回报的最佳实践。
智行峰会将让参观者一窥未来,展示无人机送货、电动汽车革命、自动驾驶汽车和飞行出租车的最新发展,小组会议将讨论亚洲各地正在兴起的中低空经济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等主题。
5G IN创新地带
参会者请务必参观位于 N5 展馆的 5G IN创新地带。5G IN 代表 5G 创新与投资,是 GSMA Foundry 项目,旨在汇集移动运营商、行业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及投资者,促进 5G 创新和跨部门合作与转型。
5G IN创新地带 的参展商包括芯灵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FZ-LLC、通用动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泛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波博创科技有限公司、UK Telecom Distribution、深圳市爱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艾库铂(上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途鸽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GSMA 主题会议与论坛
MWC 上海的五个会场将迎接来自连接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共同参与GSMA 的主题会议与论坛。这些会议深入探讨最迫切的技术挑战、最新标准和系统,以及商业和工程领域的最新趋势,并为参会者提供宝贵的机会,进一步了解颠覆行业的新兴技术。
GSMA 主题会议与论坛包括(不仅限于):
• 5G 物联网峰会,6 月 26 日(星期三) ,10:00-12:30pm(MWC 开放舞台,N4 E70)
o 会议将探讨 5G 大规模物联网的发展、支持技术和合作,以及物联网的全球趋势和未来几年的行业发展。
• NTN /卫星峰会,6 月 28 日(星期五) ,10:00-12:30pm(MWC 开放舞台,N4 E70)
o 会议将讨论卫星网络彻底改变全球连通性的新兴潜力、卫星、芯片组和设备层面的卫星的最新技术进展、芯片组和设备级别,以及实现规模化的监管考虑。
MWC 上海去年吸引了来自 1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0 多家公司的参会,汇聚了全球连接领导者和决策者、思想领袖和高级政策制定者。请在此处注册以获取您的活动通行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