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伊利诺伊大学团队突破传统动画技术:让虚拟角色拥有真实的物理身体

伊利诺伊大学团队突破传统动画技术:让虚拟角色拥有真实的物理身体

2025-07-01 14:12
分享至:
----..---.-...-/--...-.-......./-...-....-..--../-............-.- ----..---.-...-/--...-.-......./-...-....-..--../-............-.- ----..---.-...-/--...-.-......./-...-....-..--../-............-.- ----..---.-...-/--...-.-......./-...-....-..--../-............-.-
2025-07-01 14:12 科技行者

这项由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张浩、徐浩兰、冯春以及Stability AI的Varun Jampani和伊利诺伊大学的Narendra Ahuja共同完成的研究发表于2025年6月26日的arXiv预印本平台,论文编号为arXiv:2506.20936v1。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通过arXiv平台搜索该编号访问完整论文。

当我们看动画电影或玩游戏时,是否注意过那些角色的动作有时看起来有些不自然?比如关节弯曲时会出现奇怪的扭曲,或者角色的某些部位会突然变形?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技术难题,而现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名为PhysRig。

要理解这项研究的重要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传统动画技术的工作原理。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技术叫做线性混合蒙皮,就像给角色穿上一件紧身衣,然后通过拉扯这件衣服来让角色做出各种动作。这种方法虽然简单高效,但就像用橡皮筋控制木偶一样,经常会产生不自然的变形。当角色需要做出复杂动作时,比如大象摆动鼻子、人类的软组织运动或者柔软附属物的摆动,传统方法就会露出马脚,产生体积缩小、不自然弯曲等问题。

研究团队开发的PhysRig系统就像是给虚拟角色植入了一个真实的物理身体。不同于传统方法只是简单地拉扯表面,PhysRig把角色想象成一个充满弹性材料的立体结构,就像一个装满果冻的容器。当骨骼系统驱动角色运动时,这些内部的"果冻"会根据真实的物理法则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更加逼真的表面效果。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将角色的骨骼系统嵌入到一个体积表示中,可以理解为在角色内部建立了一个三维网格结构。这个网格就像是角色的内脏器官,当骨骼移动时,它们会根据物理定律产生相应的变形。系统通过计算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动态响应来确保变形的真实性,就像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受力后会产生的反应一样。

为了让这个系统能够实际应用,研究团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大量的材料参数和复杂的粒子相互作用。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材料原型"的概念,这就像是建立了一个材料特性的词汇表。不同于为每个点单独设定材料属性,系统使用少数几个典型的材料原型,然后通过智能混合的方式来表示整个角色的材料分布。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需要学习的参数数量,同时保持了材料表现的丰富性。

在具体实现上,PhysRig采用了材料点方法来进行物理模拟。这种方法将角色离散化为嵌入在欧拉背景网格中的粒子,就像是把角色想象成无数个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云团。这些粒子之间通过物理力相互作用,当驱动点施加速度时,力会通过整个粒子系统传播,最终在表面产生自然的变形效果。整个过程完全可微分,这意味着系统可以通过梯度下降等方法进行优化学习。

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比作一个精密的工程项目。首先,研究团队会获取一个三维角色模型,如果输入的是网格或高斯表示,系统会首先进行填充操作来获得实体体积。接着,系统会计算粗略的蒙皮权重,用于初始化嵌入式驱动点的位置。这些驱动点就像是角色内部的控制节点,负责将骨骼运动传递到周围的体积区域。

在材料属性方面,PhysRig使用两个关键参数来描述不同区域的物理特性: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杨氏模量决定了材料的硬度,就像是区分钢铁和橡胶的硬度差异。泊松比则描述了材料在拉伸时的横向收缩特性。系统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来学习角色不同部位的材料特性,从而实现更真实的变形效果。

为了初始化驱动点的位置,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蒙皮权重的粗到细策略。系统首先使用现有的绑定模型获得粗略的蒙皮权重,然后通过谱聚类分析来识别角色的刚性区域。在相邻刚性组件的交界处,系统会检测关节位置并在每个关节均匀放置多个驱动点,确保对附近体积区域的精细控制。

在优化策略上,PhysRig采用了迭代训练方法来确保稳定性。系统交替优化材料参数和驱动点速度,就像是分别调节乐器的不同部件来达到最佳演奏效果。材料参数的优化需要跨多个帧的信息,因为材料特性影响角色的全局行为。相比之下,驱动点速度的优化必须按帧顺序进行,因为只有前面的帧优化好了,后续帧的模拟才有意义。

为了验证PhysRig的有效性,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合成数据集。这个数据集包含了来自Objaverse、神奇动物园和Mixamo的17个结构不同的对象,涵盖了人形角色、四足动物和其他实体等多种类型。每个对象都配有1到4个运动序列,总共包含40个运动序列,每个序列包含20到100帧。为了进一步评估系统学习材料属性的能力,团队为每个运动序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材料配置:均质材料对象和异质材料对象,最终形成了包含120个案例的完整数据集。

在实验结果方面,PhysRig在各项评估指标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线性混合蒙皮方法。在用户研究评分中,PhysRig在人形角色上达到了4.7分(满分5分),在四足动物上达到了4.45到4.8分的高分。在几何保真度方面,PhysRig的倒角距离误差也远低于传统方法,表明其生成的变形更接近真实情况。

研究团队还进行了详细的消融实验来验证各个组件的重要性。实验表明,基于原型的材料表示方法相比直接学习每点材料属性或使用三平面材料场都有显著优势。驱动点的关节定位和速度初始化策略也被证明对优化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在材料原型数量的选择上,研究发现25到200个原型之间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其中100个原型在性能和收敛时间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

除了逆向蒙皮任务,PhysRig还展示了在姿态转移应用中的潜力。系统可以从输入网格序列中提取骨骼信息,然后将骨骼角度转移到生成的对象上。通过计算连续帧之间的关节速度,系统可以驱动生成网格的变形。与依赖蒙皮权重的传统方法相比,PhysRig实现了更真实的变形效果,同时显著提高了泛化能力。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超技术层面的改进。在动画制作领域,PhysRig能够帮助动画师创造更加逼真的角色动作,特别是在处理软组织变形、布料摆动或者液体流动等复杂场景时。在游戏开发中,这种技术可以让虚拟角色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提升玩家的沉浸感。在电影特效制作中,PhysRig可以简化复杂角色的绑定和动画流程,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视觉效果。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项研究代表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从几何驱动向物理驱动的重要转变。传统的图形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近似,而PhysRig这样的方法则追求基于真实物理法则的准确模拟。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视觉质量,还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数字人等新兴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当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计算复杂度相比传统方法有所增加,实时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材料参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对于全新类型的角色可能需要重新训练。此外,系统假设角色不同组织的泊松比相似,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够准确。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在几个方向上继续改进PhysRig系统。首先是集成真实世界的材料属性数据,让虚拟角色的物理特性更接近现实。其次是优化计算效率,使系统能够支持实时应用场景。第三是扩展系统的适用范围,让它能够处理更多样化的角色类型和材料组合。

这项研究还可能催生出新的应用领域。在医学模拟中,PhysRig的物理建模能力可以用于创建更准确的人体组织模型,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培训。在工程设计中,类似的技术可以用于模拟复杂结构的变形行为。在教育领域,物理准确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和材料特性。

说到底,PhysRig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相似性,而是追求内在机制的准确性。就像从画家的写生转向摄影师的记录一样,这种转变标志着数字角色动画从艺术创作向科学模拟的演进。虽然传统方法在某些场景下仍然有其价值,但基于物理的方法无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归根结底,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当我们试图在数字世界中重现真实世界的现象时,最好的方法往往是理解和模拟其底层的物理机制,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表面现象。PhysRig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它通过引入真实的物理法则,让虚拟角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于那些希望在动画、游戏或者虚拟现实领域创造更加逼真体验的开发者来说,这项技术无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arXiv平台访问完整的研究论文,深入了解这一创新技术的具体实现细节。

Q&A

Q1:PhysRig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A:PhysRig是一个基于物理原理的虚拟角色动画技术,它通过模拟真实的材料物理特性来生成更自然的角色变形。主要解决传统动画技术中出现的体积缩小、不自然弯曲等问题,特别适用于软组织、柔软附属物的动画制作。

Q2:PhysRig会不会取代现有的动画制作技术? A:目前不会完全取代,但会显著改变动画制作方式。传统的线性混合蒙皮技术在简单场景下仍然高效,但PhysRig在需要真实物理效果的复杂变形中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可能会形成两种技术互补使用的局面。

Q3:普通开发者如何使用PhysRig技术?有什么要求? A:目前PhysRig还是研究阶段的技术,普通开发者可以通过arXiv平台获取论文详细了解实现方法。使用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和物理仿真知识,对计算资源也有一定要求,预计未来会有更易用的工具包发布。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