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从《小鞋子》看伊朗电影:反城市节奏的人性之光

从《小鞋子》看伊朗电影:反城市节奏的人性之光

2014-07-18 11:22
分享至:
----..---.-...-/--...-.-......./-...-....-..--../-............-.- ----..---.-...-/--...-.-......./-...-....-..--../-............-.- ----..---.-...-/--...-.-......./-...-....-..--../-............-.- ----..---.-...-/--...-.-......./-...-....-..--../-............-.-
2014-07-18 11:22 周雅

有的电影只是看看剧情就过了,有的电影可以看到心里去。

很少接触伊朗电影,对中东的了解也仅仅是止于石油、伊斯兰文化和战争,当有天看完《The Children of Heaven》(《小鞋子》)时才偶然发现,这个国家的电影饱含了温暖又易碎的人性之光,引人共鸣。

从《小鞋子》看伊朗电影:反城市节奏的人性之光

图片来自时光网

不同于好莱坞式的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的感官刺激,不同于华语电影的复古和写实,不同于韩国电影反转复杂的剧情,它展现的似乎是时代久远的事情,那些人又是不同于普通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别样的世界和人生。

片中的画面可能是脏乱的街道、贫穷的乡村和生活在底层人们,情节简单,节奏缓慢甚至拖沓、单调或多有重复。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速度,人与人之间时常被新鲜事物和网络隔了扇门,而伊朗电影却是逆节奏,甚至说是反节奏的。和我们习惯的电影相比,几乎看不到快速推进的情节,没有现代人期待的紧张和刺激,反而能让人看到过去,更容易直击人性最深的情感。

伊朗电影还特别擅长使用儿童视角,但又不是那种象牙塔里透明的童话,它是沉重且现实的,艰苦的环境下凸显的是质朴和真实。比如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电影《小鞋子》。

《小鞋子》剧情围绕一个平凡家庭展开,同样看到的是平凡的亲情,每个人的性格鲜明,真实的就像世界上大部分平凡且普通的人。哥哥因为丢失了妹妹的小鞋子,又担心为艰苦的家庭环境带来负担,于是和妹妹秘密约定,靠自己的力量赢回鞋子。片中充斥着满满的亲情:比如兄妹俩对比他们更小生命的体恤,比如一个平凡的母亲,还有一个想担起全家重担的父亲......

片中人物真实甚至毫无演技的表演也是伊朗电影的给人印象很深的地方。那个因为丢失了妹妹鞋子的男孩,他的眼睛里一直饱含着泪水,以及为了赢得小鞋子,奔跑着挥洒的汗水。在粗线条的故事之下,是一个小身体里倔强的身影和柔软的目光。

从《小鞋子》看伊朗电影:反城市节奏的人性之光

图片来自时光网

善于用镜头的反复表现主题和心理,几乎也是所有伊朗导演的手法,反复的用同一种情感刺激人性某种麻木的神经。和现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形成反差,它直击了人们不加修饰且常有的、或许是隐藏起来的情绪。

这样一整部电影下来,观众可能早已经被这种情绪感染,这种弥漫的感觉会提醒你,对亲人的承诺远大于世俗的荣耀,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满足的、最让人夸耀的不是物质的富足和享乐,而是那如一滴水般温润但又易碎的人性之光。

相比之下,华语电影多种多样,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风格不一,很多人看电影就是冲着那几个熟悉的演员和导演,近些年来华语演艺圈鲜肉逆袭,样貌和身材成为新生代的先决条件,但抛开这些细节不说,如果国产片能少些商业元素,少些对一代又一代人的追随,多些直击人性内心的东西,或许会更有魅力。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周雅

Miranda
关注科技创新、技术投资。以文会友,左手硬核科技,右手浪漫主义。
推荐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