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Digital River,大家所熟悉的身份是大洋彼岸的一家网络软件分销商。然而,这个著名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其发展册里,翻到了中国这一页。
互联时代的发展,引爆中国电商市场的快速成长,不少国外的公司都想进入中国进行在线的销售。另外,现在很多国内的知名企业也想打开国外市场。然而电商之路的现状,也引发了国内外电商对潜在前景的探索。
但这其中的痛点便是,国产软件要想走向海外,最大障碍在于不了解国外的市场和用户,如果走传统的道路势必会很艰辛,但要是通过网络的渠道,可能很容易映射到大洋彼岸的创意。
正在电商纷纷摸索前行的途中,Digital River的商业模式与解决方案就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帮助国内与国外企业间的实现合作与互通。
Digital River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其提供的电商平台与商业模式也吸引了诸如微软、Adobe、VMware等众多重量级的软件开发商投入。可以说,凭借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帮助软件开发商做在线销售已成为Digital River的优势业务。
Digital River亚太区和日本总经理兼副总裁陈泓表示,在线销售的最大问题就是电商平台如何去收款和下载,而Digital River所提供的服务性电商平台及商业模式恰恰解决了该痛点。
图为Digital River亚太区和日本总经理兼副总裁陈泓
那么这个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
按需提供“一条龙”营销服务
Digital River所提供的服务性电商平台是包括销售、品牌推广、注册和发行等等所有环节。
针对中小型的软件开发商,Digital River提供一套名为MyCommerce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做在线销售。陈泓表示,“MyCommerce以前是一家独立经营的公司。现在变成了一个平台。我们的策略就是,我们是一个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平台。那么MyCommerce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的产品都可以销售的平台。”
而针对大型企业,则是Global Commerce平台。据Digital River首席营销官Scott Heimes介绍,“这个平台可操作性强和技术性强。例如一些公司用了开放资源,如果每个都要运行的话非常麻烦,这时用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就是非常好的方式。”
图为Digital River首席营销官Scott Heimes
目前,Digital River有三大业务,第一是帮助软件商、品牌商以及实体店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和管理,第二是在线支付系统,第三是营销服务,“我想全球没有太多公司能够提供这样一条龙服务”陈泓如是说。
加大中国市场投资 助企业以最少成本走向全球
目前Digital River在全球的业务经营状况,“我们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发展强劲,亚洲市场的成长潜力巨大”Scott Heimes介绍。
Digital River一直秉承软件即服务的理念,就是把软件当成一个服务,甚至其商业模式也叫作服务性商业模式,帮助客户不用在偏远的地方设立公司,而是作为经销商帮助销售。
针对亚太市场,Digital River也有自己的一本经。陈泓透露,Digital River的发展计划大致是:先是寻找合作商机,同时打响名号,在这基础上整合国内本地支付平台,为其提供服务。在将来,或将建立国内数据中心。
而在亚太区的细分市场中,Digital River十分看重中国这块蛋糕,并将投入大量精力去帮助国内企业更好的拓展国外业务。在中国,Digital River拥有Adobe, Avast, Trend Micro和Lenovo之类的大型企业客户。其在中国市场现阶段的战略为:一是利用全球的布点,结合在国外发展较好的优势,帮组中国的企业走向海外;二是在国内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后,引进国外厂商。
有了这样的战略以后,Digital River在中国的职责就是为国内软件开发商布局渠道,帮助他们走到海外去。以往,软件开发商自己去开拓海外市场时,通常要面临税务体系、收费等方面的难题。比如,在美国卖软件,就存在52个州的税差异问题,Digital River提供的商务解决方案能够管理税务和其他复杂的商务流程,包括防欺诈等,从而帮助软件开发商在简化在国外经营时面临的复杂事务。
Digital River最显著的销售模式秘诀是与软件厂商保持一种紧密的销售关系,Digital River与很多客户的合作早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产品销售,而是涉及到了全球各地的渠道、本地化等产品营销的各个方面。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双方的分工明确,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而对于移动支付大势所趋的当下,Digital River可以基于移动端和PC端提供解决方案去帮助所有客户做Adaptive design,提供智能化的新服务,包括移动支付、NFC支付方式。
不仅是软件分销商品牌 实体销售将成新兴拓展领域
除了网络软件分销商这一身份,同样作为全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Digital River,在中国人们自然会拿其与阿里巴巴比较。陈泓坦言,相较于阿里巴巴B2B的业务,Digital River更专注于做品牌店;除此之外,Digital River的强项是熟悉市场,并且有专门的推广团队去做全球化市场。
简单而言,就是Digital River的服务模式及强项在于,如何把中国的客户带到国外。
在这方面,陈泓称,Digital River的优势在于:第一、商业模式,用户不必再投入平台的维护和开发,从而节约经营成本;第二、服务能力,整合国外丰富的资源;第三、专业的市场推广能力。
据悉,Digital River最初以软件下载公司起家,而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分销数码和软件产品获得成功。然而追求激进的Digital River,近两三年也开拓了实体产品的在线销售。
谈及实体业务,不同于软件,它还需要实际业务,比如与物流的对接等等。在物流方面,Digital River已有部署,包括对接都是有专门的团队在运作。Scott Heimes坦言,“做实体业务最难的一步就是与物流商,或者仓储的这些部分进行合作。我们的系统已经有很多很好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因此,可以利用仓库的管理系统,或者是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与他们做结合。比如联想,其在欧洲的这些店,我们用的都是第三方合作伙伴的仓库和物流系统,我们会把我们的后台系统跟仓储、物流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