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T科技资讯网 9月22日 福州消息(文/周雅):滴滴出行CTO张博今天在2016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与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论道新技术,沃兹现场抛给张博一个假设:“很多人边走路边用手机做沟通,如果未来这些手机应用可以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用目光、语音控制,或许未来用眼睛看看就能叫车?”张博回答说,假设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如何更好地跟信息交互。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解决的是把信息世界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十年,要解决的是人如何更好地跟信息交互。”张博说,理想的人机交互包括两部分,一是要像人和人沟通一样,是互相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表达可能会不精确;另外,机器要具备人工智能,他懂你表达的,也懂你没有表达的,它能从一个简单的“我要回家”指令,智能判断“你要回哪个家”,调动用车服务。
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左)、滴滴出行CTO张博(右)
补贴、共享经济、智能交通...这些都是滴滴会被贴的标签。张博从技术的角度上,是这样介绍滴滴的:“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滴滴最理想的交通状态是,让全城拥有一个智能交通大脑,非常清楚当前可以提供运输能力的车辆状态,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出行需求进行预测。”
在需求发出来的前一秒,滴滴已经调度了一个最适合这个需求的运力,规划一条最快到达目的地的路径。现在,滴滴大数据对15分钟后供需预测的准确度达到85%,当发现当前的这种车少于接下来的需求,滴滴会提前从周边调司机到这个区域,创造新的环境;从服务维度,滴滴的理念是,让服务好的司机得到相对比较高并且稳定的收入,让服务相对比较差的司机的收入降低,并让他们清楚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他们改进后会获得更高并稳定的收入,对于长期无法改进的司机,平台会进行清退。
“我们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己拥有一辆车的想法。”张博用数据佐证了自己这样对共享经济的预测,“比如你自己买一辆20万的车,假设五年报废,汽车的折旧费、保险费、保养费和油费加在一起差不多是每公里4元,而通过滴滴这个共享平台后能达到1.9元,我们还在通过优化网络提高效率,预计五年以后这个数字会降到1元。所以我们预测,未来五年时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己拥有车,而改用共享出行。”
滴滴甚至考虑到,如果把一辆车的四个座位都塞满,整个道路上的车更会减少。”张博说,利用滴滴的算法技术,平台上每天有超过200万人次拼车,节能减排,这就是滴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实现分享经济的关键条件,那么滴滴希望打造一个出行数据精准匹配的智能系统,也就是移动的智能出行网络,其中包括随区域、时间变动的定价、订单的高效匹配、根据供需预测之后的司机运力调度等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过去十年,终端厂商比拼的是“性能”和“参数”,如今,竞争的焦点正转向“智能程度”。
Fractal AI Research实验室开发了Fathom-DeepResearch智能搜索系统,该系统由两个4B参数模型组成,能够进行20多轮深度网络搜索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研究团队创新了DUETQA数据集、RAPO训练方法和认知行为奖励机制,解决了AI搜索中的浅层化、重复性和缺乏综合能力等问题,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开源系统,为AI助手向专业研究工具转变奠定了基础。
快手科技与清华大学合作发现当前AI语言模型训练中存在严重的权重分配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非对称重要性采样策略优化(ASPO)方法。该方法通过翻转正面样本的重要性权重,让模型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需要改进的部分而非已经表现良好的部分,显著提升了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的性能,并改善了训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