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特币价格跌破了挖矿的成本价,现在用“凉凉”二字都不足以形容数字货币的萧条景象。有人质疑,没有了数字货币的支撑,区块链是否还有价值。我觉得,这反倒是一件好事,数字货币的喧嚣冷却下来,链圈的活力才可以真正释放出来。不发币的区块链,当然还是区块链。
回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一大堆“.com”公司出现,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创造了一个温床,使得这些企业摒弃了标准的商业模式。风投家目睹了互联网公司股价的创纪录上涨,故而出手更快,不再像往常一般地谨小慎微,选择让很多竞争者进入,再由市场决定胜出者来降低风险。
比特币的疯狂上涨,很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资源快速聚集到了数字货币领域,缺少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但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一路狂跌,泡沫退却,正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不会也不应该在虚拟货币这一颗树上吊死。区块链技术真正发挥价值,应该也会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样,遵从一定的发展路径。有泡沫不一定是坏事,泡沫破灭也不是一定是坏事。
那些原本可能会进入到数字货币的资本,可能会回归理性。部分资源向链圈转移,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为熟悉和习惯的原因,资源的导向往往会进入跟过去相近的领域。互联网投资人,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走向移动互联网,关注大数据的投资者,也会自然而然去关注人工智能。
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是从比特币应用里剥离出来的,区块链是最接近数字货币的领域,也是资本最容易转向的领域。资源回归理性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到真正一决高低的时候。
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应用场景在哪里,解决方案是不是真的靠谱,在喧嚣过后,更容易让人看清楚。
来源:《区块链杂谈》第十五期
作者:何宝宏 《区块链杂谈》名誉主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编辑:孙封蕾
关注科技行者微信公众号(ID:itechwalker),点击菜单栏“电子杂志”获取更多《区块链杂谈》电子杂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强化学习训练的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表现出"顿悟时刻"现象,但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不能实际提升推理准确率。研究揭示了AI模型存在"生成-验证差距",即生成答案的能力强于验证答案质量的能力,且模型在自我验证时无法有效利用视觉信息,为AI多模态推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MIT等顶尖机构联合提出SparseLoRA技术,通过动态稀疏性实现大语言模型训练加速1.6倍,计算成本降低2.2倍。该方法使用SVD稀疏性估计器智能选择重要计算部分,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已在多个任务上验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