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啊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在《白雪公主》童话里,邪恶又毒舌的皇后娘娘始终纠结这个问题。
与其这样,倒不如换一个提问方式,“魔镜啊魔镜,什么妆容适合我?什么发型适合我?今天我的皮肤状态好不好?”和白雪公主PK之前,先用“AI魔镜”改造一下吧。其实这样的“变美小物件”在CES有很多,记者就先来到宝洁的展台进行参观。
像宝洁的Opte 精准护肤系统——一款手持式个性化护肤仪,能够扫描、检测并改善皮肤中的色素沉着现象。记者现场体验了一下,原先肉眼可见的黑斑,短短几分钟就淡化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宝洁的LifeLab展区以及产品组合曾在CES 2019年初次亮相。新的一年,宝洁在这次展会上亮出了包括Oral-B iO、Opte 精准护肤系统等一系列更为惊艳的产品。“我们的下一个竞争对手,或许是谷歌。”宝洁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我开玩笑说道。
不只是宝洁,爱茉莉、欧莱雅等公司都进行了美妆产品的发布。出乎意外的是,连三星也推出了三个涉及美容与养护领域的创新项目——Becon头皮护理服务、SunnySide窗形照明设备以及Ultra V新型传感器与配套服务。
的确,从整体趋势上看,美妆与科技的结合和运用,是美妆企业们下一阶段的竞争壁垒。那么在今年CES上有哪些变美黑科技,2020年美妆科技行业的趋势又将如何,大家不妨一睹为快。
美妆科技:一个新的名词正在出现
美妆黑科技潮流之风正在兴起,从人工智能到AR、VR技术,这些前沿科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美妆的设计与生产当中。从美妆到美妆科技,一个新的名词开始出现。
在往年的CES 展上不断有美妆巨头前来“抢镜”。今年同样不逊色。
“我来CES十年了,这十年以来展出和美妆相关的科技产品,得有上万种。”科技行者记者在询问 CES 相关工作人员后得到这样的回复。但是今年展出的美妆产品数据还未统计出来。记者观察到,除了美妆企业巨头欧莱雅、宝洁等CES老朋友亮相,今年还出现了不少和美妆相关的初创公司。
比如,来自美国的Hi Mirror,其推出了这款神奇化妆镜。这款镜子就像每天在家中拥有一位美容和健康顾问。根据你的皮肤状况、当地天气和其他因素推荐你应该购买哪种美容产品。
拯救脱发少女的Capillus Keratin 梳子——一把越梳越头发多的梳子,你值得拥有。其核心技术是使用角蛋白纤维,拯救细软发质的革命性产品。哪哪都好,就是有点贵,250刀一个,每四个月还得更换新的纤维棒,砸钱。
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
在过去几年的CES展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知这些美妆公司们在科技方面不遗余力地投入。特别是欧莱雅集团在去年高调喊出“要做第一家美妆科技公司”的口号。
美妆产品升级为美妆解决方案,是欧莱雅最近一年在做的事儿。
这次现身CES大会的欧莱雅的Perso护肤仪,是由欧莱雅技术团队开发完成,四步实现个性化皮肤护理:AI个性化皮肤分析、Breesometer地理位置数据进行环境评估、输入自己希望解决的皮肤问题、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定制配方与交付。
这款设备未来还将推出适用于唇彩及粉底的更多定制化配方支持服务,通过获得专利的电动底液供应系统,为用户定制出个性化护肤配方。
除了欧莱雅以外,越来越多的独立玩家也正在进入美妆科技这一赛道,开始卖他们的解决方案。
一家来自硅谷的初创企业Bellus 3D,此次拿出了Bellus3D ARC——一款多摄像头3D面部扫描方案,能够在三秒钟之内捕捉到商业级全3D面部扫描图像。
这项技术主要用于满足市场上个性化定制产品对面部测量能力的实际需求,展台工作人员表示初步目标市场包括化妆品、牙科、眼镜、游戏、医疗等领域。
一键式操作,三秒钟完成,整个捕捉过程快速简便、一气呵成。如此出色的面部扫描模型,记者被惊艳到,同样也被自己的大头“惊吓”到。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恐怖谷”现象?(恐怖谷现象:机器人越像人,越令人反感恐惧)
AI/AR技术至上
美妆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妆品领域,正式跃入营销新阶段。尤其是部分企业结合AI、AR等技术,量身打造VIP女神妆容与护肤用品,给小仙女们带来全新的美妆体验。
过去买挑选彩妆,一般都先去实体店试用。但反复上妆、卸妆的过程,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同时还耗时耗力。现今,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AI智能彩妆的面世,彻底解决了选择彩妆这一世界难题,在丰富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大大简化了从挑选、试妆到购买的环节。
美妆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CES创新大奖获得者Perfect公司在本届展会上,再次将其引以为傲的AI与AR技术成果推向新的高度。
他们推出的YouCam Makeup虚拟美妆应用以及YouCam Perfect美图工具包,将整合“Beauty AI”以及一系列其他AI与A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美容建议,同时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发展战略。
除了常规的斑点、皱纹、褶皱和黑眼圈检测之外,AI皮肤分析方案还能够跟踪用户皮肤油腻以及发红等问题。
Perfect展台的工作人员看到我的胸卡(写有“Beijing, China”)时,特意和我讲解了和中国阿里巴巴的合作细节。去年,二者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erfect公司已经把AR化妆风格、口红、腮红、眼线、睫毛、眼影和全妆全部整合进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
消费者现在可以在天猫上体验无缝的“先试后买”购物体验。(今年九月份宣布合作,记者今天在天猫上试图寻找这个功能,但未找到,目前看起来还未普及。)
露得清公司带来了AI皮肤护理训练师应用——露得清 Skin360,把皮肤成像、行为指导与AI技术结合起来,以个性化方式改善皮肤状态。
在去年的CES展会上露得清就推出了最初版本,2019年后期免费发布该产品。今年在更新版本后添加了更多的AI护肤体验。
“生物科技+美妆”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一只棉棒蘸取唾液,放在基因检测盒。一个半小时后取出。戴上手环,在你喜欢的商品上扫码即可获得饮食建议。
这家英国公司Dnanuge目前还不涉及美妆行业,但是表示“在未来通过DNA检测进行护肤管理是其必然发展之路。”
毕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量肤身定制的体验和产品护肤方式。使用基因检测技术,帮助人类预判未来的皮肤状态,精准匹配最契合个体基因表达的护肤成分。
定制最适合自己个人的护肤方式,拥有属于你自己的“专属基因ID”,构建匹配自己的生活护肤方式。
当然,你的变美不止于此。颜即正义,美妆科技公司正在不断发力。说不定在未来,他们的下一个竞争对手,还真就是微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