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科技行者

  • 算力行者

见证连接与计算的「力量」

首页 区块链因应用而生

区块链因应用而生

2020-08-12 10:12
分享至:
----..---.-...-/--...-.-......./-...-....-..--../-............-.- ----..---.-...-/--...-.-......./-...-....-..--../-............-.- ----..---.-...-/--...-.-......./-...-....-..--../-............-.- ----..---.-...-/--...-.-......./-...-....-..--../-............-.-
2020-08-12 10:12 高飞 至顶传媒总经理兼总编辑,科技行者创办人

区块链因应用而生

任何新事物的开花结果,都要经历一个被检验的过程,才能被正确评判,并在历史舞台刻下烙印。万事万物中,技术(Technology)可能是相对比较难评判的一种。

凯文·凯利曾设想,技术某种程度上更超越了事物,更接近于生命形态,因为技术就像生命一样不断演化,充满不确定性。如果真是这样,也就难怪人们在涉及对技术的检验、判断和预言上,经常犯大错误。

比如,我们会低估一项技术。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在1943年断言,“全球只需5台计算机”就够了,因为他不觉得有多少人需要计算机协助工作和学习。再比如2007年,面对iPhone的触摸界面,诺基亚也认为这技术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自己的5800MX音乐手机,和随后的N97也不错。但事实证明,他们远远低估了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两大技术产品的价值。这种误判,还在持续发生着。

今年3月,国家加大了对新基建的推广。新基建,是由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支撑的基础设施平台,这其中包括了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则是算力基础设施等。

在以上涉及的技术中,区块链,是“年纪”最小的技术,但它也是最可能被误判的技术,围绕这项技术进行的争论非常之多。有人“高估”它,认为它具备革命性,是史无前例的,能改变 “生产关系”的技术;但有更多人“低估”它,认为区块链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无意义的消耗算力,“看不到实际用途”。

也是从3月份开始,为了解区块链技术真实的状态,“科技行者”启动了《区块链启示录》项目,持续约访了十几位区块链一线从业者进行深度交流。一番访谈之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区块链这项既被高估,又被低估的技术,被低估的程度要更大一些。区块链并非可以一念生天的灵丹妙药,但是它绝不是只能消耗算力的“空中楼阁”。

因为,认为区块链“不堪实用”的低估者或许忘了,在新基建涉及的已知技术中,区块链可能是唯一一个完全从一项真实应用中脱胎而出的技术。中本聪2008年发布白皮书《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并在之后计算出第一个区块时,区块链就作为bitcoin的支撑技术进入了实际应用。区块链,“生于应用”。

现在,围绕区块链后续发展出现的种种低估,甚至不屑,其实不是区块链不可应用,反而是区块链和“原生应用”结合太深,难以解藕造成的。但是,这次我们通过与从业者的交流,发现,“解藕”的过程正在加速,甚至疫情也没有阻挡脚步。

在金融、凭证、制造、流通等领域,区块链正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企业端逐渐枝繁叶茂。同时,在区块链的落地过程中,国内区块链从业者的技术、能力和专利储备,即使放在全球视角去比较,也称得上位居前列。

在读过本期《区块链启示录》之后,相信大家会得出和我们一样的判断——区块链,因应用而生,也正在繁荣于应用。

分享至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2025-04-23 17:39

    奖励设计:让AI学会智能使用工具的关键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他知道很多知识,但每当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天气时,却变得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简称LLMs,如ChatGPT这类AI系统)面临的尴尬处境。

  •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2025-04-23 17:34

    ToolRL:奖励设计是工具学习所需的全部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聪明的助手,它知道很多知识,但在面对需要使用计算器、搜索引擎或查询最新信息时却显得笨手笨脚。这正是当前大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模型已经通过监督微调(SFT)学会了使用工具的基本能力,但它们常常在面对复杂或不熟悉的场景时表现不佳。

  •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2025-04-23 14:08

    X-Teaming:使用自适应多智能体进行多轮越狱攻击和防御

    想象你正在和一个智能助手聊天。如果你直接要求它提供有害信息,它很可能会礼貌拒绝。但如果你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引导它走向你的真实目标呢?这就是当前AI安全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多轮对话中的安全漏洞。

  •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2025-04-22 16:43

    "思考操纵":用外部思考让大型推理模型更高效

    想象你在使用一个非常聪明的AI助手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你可能注意到这个助手会花很长时间"思考",一步一步写下大量推理过程,最后才给出答案。虽然这种详细的思考过程确实帮助AI做出了更准确的判断,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它太"啰嗦"了,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