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大剧《封神英雄榜》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封神英雄榜》同名手游,借助电视剧的高关注度,成为近期网友最期待的手游之一。游戏于4月10日开启不删档封测,此次封测的次日留存高达59%、平均次留在50%以上,同时,玩家付费热情高涨,平均付费率超过5%,峰值达到9%。
中国手游之前宣布获《封神英雄榜》影视IP的卡牌游戏独家授权,此次中国手游联合华策影视、掌上纵横和厦门元速网络强势推出同名卡牌手游,并由中国手游进行全球的独家代理发行,于今天(4月30日)在360、百度游戏、豌豆荚、小米、安智、UC九游、当乐、联想、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阿里云OS、同步推、pp助手,快用等渠道同时进行内测,此次内测有IOS越狱和安卓两个版本供玩家下载。该作将策略、RPG、卡牌融为一体,是一款以卡牌、法宝收集、模拟指挥策略、大型交互活动、副本为主要内容的RPG卡牌竞技游戏。今天,其首日充值超过50万。
对于这个数字,中国手游总裁应书岭不以为然,他说:“这只是个开始。”据透露,中国手游将在5月份开启“红五月”计划,有四款游戏,包括《封神英雄榜》在内,将会在CBS(哥伦比亚广播集团)户外传媒10条路线、10辆主题巴士上喷涂广告,在华视、分众传媒等各大媒体进行推广。初步估算单月广告投放达到千万级别。针对如此大规模的推广,内测首日充值超过50万确实只是个开始。当然,一款游戏的成功光靠营销不可能被玩家承认,因为游戏品质才是玩家的一致追求。
“卡牌+RPG”类型的游戏泛滥,《封神英雄榜》凭什么取得这样的成绩?先来看一下此游戏的几个特点:
角色比较真实
根据剧中主角造型设计游戏人物,是该作的一大优势。Q版的人物设计和唯美的画风为游戏增加了不少亮点。
对玩家的指挥能力要求较高
游戏过程中,阵型很重要,玩家需要调整阵型,合理安排防系、疗系、法系、攻系的位置,才能打通副本。随着难度增加,对玩家指挥能力的考验越明显。
竞技性比较强
游戏中的竞技性也是可圈可点的,参考了魔兽世界的阵营对抗系统,分两个阵营进行城池和资源争夺,而且掉落的物品相当可观,玩家可以用掉落的物品进行人物升级、装备强化、炼宝、提升RP值等,以便在下一次对抗中获胜。
法宝数量庞大
游戏中共有150种法宝,每个法宝的功能不一样,而且数量还在陆续增加,玩家可以在战斗中使用元宝,提升战斗力,也可以体验不同的元宝搭配,尝试不同的游戏策略。
风头正劲的《放开那三国》也是“卡牌+RPG”游戏。这两款产品以人尽皆知的故事为背景,属于将卡牌游戏的收集养成与RPG游戏的乐趣巧妙结合的游戏,都强调战术和策略运用,而且从游戏类型、玩法设定、战斗模式来说都极其相似,但是又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个人玩过之后,总结了几点:
1、题材
《放开那三国》选取三国时代为题材,避免重新设定人物的风险。目前市场上以三国为题材的手游泛滥,像该作如此受欢迎的屈指可数,但仍避免不了题材老旧的现实。
与《与放开那三国》相比,《封神英雄榜》由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来,由电视剧原班团队担任游戏设计顾问,根据电视剧情设定游戏,更贴近剧中人物性格和剧情。另外,该剧曾在CSM48城等收视率榜单上登顶,说明该剧的剧情和人物拥有较高的人气,改编成手游后将借力这一优势。
2、核心玩法
核心玩法上,二者均采用卡牌游戏中的回合制战斗模式,玩家可以派多张卡牌携带多种技能上场,在作战的过程中玩家不需要进行操作,仅需要考虑前后排布阵问题,这样玩家可以更快的适应游戏。区别是,《封神英雄榜》中的卡牌可以携带多种战斗技能,玩家可以根据游戏需要更换技能,而《放开那三国》中的卡牌为固定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封神英雄榜》的法宝系统是其独有的系统。法宝包括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属性,法宝技能分为治疗、伤害、定身、禁咒、摄魂、收宝六类,可装备到卡片上对应的五行属性,通过强化来提升法宝威力,也可一次提升多个等级。不同卡片法宝作用的回合数不同,随着回合数增加,法宝的额外伤害越高。在战斗中,玩家通过搭配不同的法宝制定不同的策略,玩法多变。
3、天赋
天赋也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放开那三国》中,玩家可以通过卡片分等级合成对应的天赋。而《封神英雄榜》属于自带天赋,玩法相对简单,不影响游戏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