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建设网、北京东方空港联合组织的“2014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年度峰会”在重庆召开。该峰会是集全民航领域资源打造的以民用机场建设为主题的最高级别年度盛会。LG电子不仅携旗下领先的拼接显示器赞助了此次峰会现场的大屏幕(LG 47WV50BR,3*4拼接),其它重点商用显示产品的亮相,也让与会各方专家和嘉宾近距离感受了LG电子领先的商用显示产品及其配套的显示解决方案。峰会上,LG电子商显负责人王光辉还带来了内容翔实、产(品)需(求)结合的机场行业解决方案,吸引了全场嘉宾的关注,让嘉宾从技术的领先性、产品创新与产品品质,以及方案的完善性、完备性等方方面面,深入了解到LG电子领先的商显产品和完备的行业解决方案。
LG电子商显负责人王光辉介绍LG领先的机场行业解决方案
据“2014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年度峰会”负责人介绍,此次峰会共有来自民航管理机构、社会团体、各重点机场(集团)公司的领导和行业专家将近300人,就如何以更新更广的理念和视角全面提升机场运营管理能力,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新型机场等热点话题展开广泛交流与现场探讨,对于行业交流最新信息和建设经验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
品质卓越、方案完备 LG引领国内空港航显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航空旅行市场,中国民用航空局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持续投资新机场建设、机场迁址和扩建,总投资额将达4,250亿元。各大机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更紧迫,并对航显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凭借卓越的品质和丰富、完备的解决方案,LG商显空港市场屡有建树。在国内,LG商显产品已进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并赢得了广泛赞誉。
LG 4.9mm超窄拼缝拼接显示器47WV50BR
LG 47WV50BR采用了47英寸屏,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且其4.9mm的超窄拼缝克服了以往拼接产品因物理缝隙造成的视觉缺点,拼接成视频墙更加美观,画面更具完整性。
LG 47WV50BR采用了LG精湛的IPS硬屏面板,避免了高速画面的残影现象,178度超广可视角可让旅客从几乎任意角度轻松查看信息。而IPS硬屏即使进行长时间户外展示,或是强光直射也不会对画面有任何影响,真正做到无水纹、无暗斑,画质更稳定,保证了显示器可全天候运行。
LG 47WV50BR采用了菊链接的方式,可实现灵活拼接,同时每块屏幕还可显示不同内容。47WV50BR也支持异形拼接,大大增强了应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和其他9.5mm屏幕深度的显示器相比,机身超薄、环保节能的LG 42WS10系列的屏幕深度只有4.6mm。超薄的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整体格调,还能有效节省空间。
环保节能、高亮超薄的LG单屏显示器42WS10
LG 42WS10拥有智能节能模式,并获得国际标准认证。其智能亮度调节技术能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应对复杂多变的光线环境,且比普通LED显示器减少大约30%的能耗。
LG 84英寸超大屏幕明星显示器84WS70,拥有500,000:1的高对比度和高达4K的超高清分辨率(3,840*2,160),赋予了屏幕画面更丰富的显示效果。
LG大尺寸4K超高清显示器84WS70
LG 84WS70同样拥有智能节能模式,且最低亮度达到500nit,保证了旅客在更新频繁的航班信息表中及时捕捉到想要的信息,提高了机场的值机服务效率。
新建机场不仅承担着航空基础设施的职责,更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国际化的中心枢纽。旅客吞吐量的逐年递增,机场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都给机场的信息实时更新和显示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LG的航显解决方案不仅给旅客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完善了机场信息服务功能,大大提高了信息展示的灵活性,为空港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其个性化服务的良好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