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6月18日下午,作为首家受到官方邀请的中国媒体公司,网易传媒登上了2016年戛纳国际创意节的主会场舞台。在专场论坛中,网易传媒市场部总经理李安,与北京大学刘德寰教授、三只松鼠首席品牌官郭广宇以及艾问传媒创始人艾诚一道,围绕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和族群现象展开现场讨论,向世界各地一流的广告、营销以及媒体公司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先锋态度和实践成果。与此同时,网易传媒与北京大学双方联合研究的首部《移动时代下的中国态度族群》报告也在戛纳现场发布,向全球广告界分享了身处移动时代的浪潮中,网易传媒对于新一代用户的洞察和思考,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兴趣。
2016戛纳国际创意节网易传媒专场论坛,从左至右依次为艾诚、刘德寰、李安、郭广宇。
近几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经历了令全球瞩目的高速发展,正处在“黄金时代”的中国移动互联网,造就了庞大且多样化的移动网民,进而演化出复杂多样、别具特色的族群生态。正如网易传媒与北京大学的联合研究指出,中国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用户需求非常多样化。那么如何精准结合各个族群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在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上进行创新,成为企业在中国的移动时代下能否把握机会、取得成功的核心挑战。
李安认为,当下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环境,要求企业在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之上,还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态度和情感表达,才算实现对用户真正的“洞察”。作为一家定位于“有态度”的媒体平台,网易传媒多年来累计了众多有立场、有态度的用户。在网易传媒看来,用户不单单是数字营销理论中理性冰冷的“目标人群”,而是有各种各样鲜活需求和情感表达的个体。为此,网易传媒在大数据分析系统中注入了感性的“态度标签”元素,通过捕捉人们的态度诉求,更精准地洞察用户情感,从而挖掘出用户与品牌之间的真实连接点。此次在戛纳发布首部《移动时代下的中国态度族群》报告,是网易传媒多年来聚焦用户情感洞察的一份阶段性总结,也是网易传媒在“态度营销”中的又一次深度探索。
以前沿技术为依托,用“态度”连接内容、用户以及客户,这一创新的营销推广思路正在被不断应用到实践当中。例如当用户打开“网易新闻客户端”时,除了可以在首页阅读到3-5条由编辑精选过的当日热点新闻外,每个用户都会看到根据自己平日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点实时定制的推送内容,在细节中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网易联合秒针系统,分析挖掘热门新闻后的跟贴评论,进而提炼出网络“态度热词”,意在用大数据的技术与思维,将感性数据元素加入到理性DMP系统中,从而帮助品牌找到与用户建立情感共鸣的连接点;而丰富多样的移动族群,则能够让品牌在与用户的沟通中更有的放矢。
“以大数据为基石,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屏幕背后的态度,用产品、技术、服务的力量,满足他们,从而实现每一个品牌的价值。”李安在谈企业面对移动时代下的中国族群该如何把握机遇时这样表示。相信在这个时代,企业对移动族群的洞察必然会成为其在产品、服务以及营销上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