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格局变化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处于多屏环境下的很多人不再满足于手机的一屏,更多的开始拥有多个设备切换的需求。这是目前从移动互联到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也是UC布局“多屏战略”的缘由。
一直在移动端浏览器深耕的UC,先于今年3月5日发布电视版浏览器,而后在今天,正式发布PC版浏览器。
UC优视公司总裁何小鹏指出,互联网正在发生两个变化:网络从分裂走向融合,用户需求从触网到永远在线。基于这样的变化,所有的连接需要重建,变成一个多屏的世界。
图:UC优视公司总裁何小鹏
根据Busniss Insider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始,用户的上网流量和上网时间从单一聚焦于PC,转变为被智能手机、Pad、TV、可穿戴硬件等不同设备瓜分,而目前智能手机已经超越PC成为第一大联网设备。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将不存在是否上网的概念,而是24小时在不同的网络和终端之间游走,其中手机是未来网络的中心,因此,何小鹏称,手机是未来网络的中心,而UC要做的,就是打造以手机为中心、无处不在的多屏互动体验。
此UC浏览器电脑版是由原阿里巴巴淘宝浏览器团队和UC浏览器研发团队联手开发,除了跨屏、云端加速等功能,未来还加上购物、支付和金融等服务。何小鹏称,未来UC与阿里还将有更多层面的合作。
该浏览器保留了UC的自主U3引擎,更适合中国移动互联网环境,搭载Blink和Trident双核,保障了网速。一系列人性化设计也为用户体验做足工作:提供“跨屏功能”,不用借助第三方,直接从PC下载软件到手机上,在电脑与手机之间实现文件和网页的快捷互传;提供“鼠标预读”:其指针悬停预读技术,用户未点击页面先加载,提高了网页的打开速度;提供“智能拼页”,可自动拼接前后页面,无需反复翻页;其“云端加速”功能,可提速50%,节省流量;同时用户可通过该浏览器访问企业、校园局域网的屏蔽站点;内置极速下载模块,支持迅雷会员登录,提升下载速度;此外,其云同步功能,在一个UC账号内可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书签、标签、收藏等设置的同步。
目前,UC浏览器移动端已经有超过5亿全球用户,何小鹏透露,接下来的目标是在TV和PC市场同样取得成功,成为国内最大的多屏浏览器厂商;同时,UC也在评估类似Google Glass等可穿戴设备,Tesla等智能汽车等新的领域,将UC浏览器继续延伸到其他屏幕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