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南,诸多人第一印象想到旅游地,殊不知腾讯在这里,吹响了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号角。
这次腾讯大会,是该会举办三年来首次移步京外,除开躲避帝都雾霾这个不着边的理由以外,腾讯在博鳌举办一个主题为“开放`未来”的大会用意何在?
众所周知,博鳌亚洲论坛13年来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交流空间,时至今日,逐渐演变成为变革、开放的代名词。恰好与腾讯这次大会的初衷一致。
在2014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开放平台公布了“2014年中国城市互联网创新创业排行榜”,海口仅次于北京、广州,位居全国第三。显然,在这个互联网产业趋于饱和的一线城市之外,海南就像一个还未经开发的风水宝地,等着被开采。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海口位居该排行榜第三位,佐证了海南互联网信息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好的基础。腾讯率先发掘。
在“想”哥哥10月30日晚间成功迎娶“罗拉”妹妹之后,腾讯也迎来了他的南海姑娘。同样是在这天,腾讯与海南生态软件园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启动海南创业基地,并承诺为创业者打造“最好的孵化器”,打造基于腾讯的创业生态环境。
海南生态软件园负责人会上公布了腾讯海南创业基地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免费创业100家招募、孵化半年后前10名分享1000万元创业红包、孵化一年后优胜者获得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成长基金支持等,开启了“互联网创业免费时代”。
趁热打铁,11月1日,来自全国148家企业集体签约并将正式进驻海南生态软件园,腾讯将这个海南省首家以互联网、创意产业为主导方向的开放式创业平台纳入身边。 这148家企业签约后,将受腾讯孵化,进行免费创业。
海南生态软件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招进这些企业,海南生态软件园仅用了2天的时间,创下了园区最大规模招商记录。
至此,腾讯便开始绘制创业基地地图:计划今年在全国19个城市建立20个腾讯创业基地。北京、上海、武汉、厦门、杭州等城市的创业基地已揭牌入驻。截止目前,腾讯创业基地孵化的移动开发者中有61%获得了各轮融资。
而在这些创业基地当中,海南创业基地成为腾讯创业基地继续向全国扩展的标志,满足了沿海地区创业者植根于周边城市,最大化区域资源的需求。
可预见的是,腾讯在海南已经搭建好互联网生态之地,为了鼓励互联网创业者来这里孵化。为何如此重视互联网创业?
在腾讯开放平台战略实施三年之际,腾讯公司COO任宇昕透露,截至2014年10月份,腾讯开放平台的应用达240万,涵盖的种类包括娱乐、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创业者500万,覆盖北上广以及其他几乎所有二、三线城市,其中小型创业团队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400%;合作伙伴总市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倍,基本达到了“再造一个腾讯”的承诺。
“三年造出一个腾讯”看上去确实是个值得骄傲的成绩,然而腾讯却不满于此,在未来,今年腾讯开始引向硬件领域,推出腾讯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QQ 物联”,正式切入物联网,同时微信是连接的入口。
1、以平台撬动物联网 做传统企业孵化
具体到“QQ 物联”平台,按照规划,“QQ物联”将依托腾讯平台产品与开放体系,打造一条包括资金筹集、原型设计、产品研发与售卖等环节在内的生态链,携手合作伙伴对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将面向传统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车载、健康设备等多个领域开放。腾讯预计在2015年将投资20亿元,扶持“QQ物联”平台建设。
这意味着硬件创业公司一点接入腾讯账号体系,便可以与“腾讯圈”的所有资源共享。
除了开放平台,腾讯还希望将“QQ 物联”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硬件创业孵化器,后续将不断完善包括资金筹集、原型设计、产品研发、售卖、传播等环节在内的生态链。未来三年,“QQ 物联”计划推动 1000 家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
2、微信是连接的入口 下一步是增值服务
微信平台目前有4.38亿人活跃用户、800万公众帐号、每天以1.5万的速度增长。微信还有红包、卡包、微信支付这些客服功能,能够产生更多应用。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的微信智慧生活方案已经进军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高校、电商、民生等领域。
从这组数据上看,腾讯把微信作为第三方连接的平台,是优势,同时也是大势所趋。
再延伸至下一步,就是通过微信硬件平台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平台构建从芯片商到设备商再到用户的微信设备生态体系。
百花齐放
“腾讯已经迈入了多终端开放的时代”,这是任宇昕的原话,也就是说,接下来腾讯将面向所有智能硬件和线下服务开放,目前正在筹备微信开放平台、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同时,QQ和微信公众账号体系正准备为更多线下提供连接。
具体来说,多终端开放时代重点体现在三方面:软件连接硬件、硬件连接硬件、硬件连接服务。
畅想一下,以往一款美食APP仅让菜谱停留在手机里,而随着烤箱等硬件产品趋于成熟,便可实现应用与硬件的互联,这样不止可以分享菜谱,还可以直接分享食物;还有,过去各个硬件之间都是孤立的,就拿健康秤来说,未来健康数据可以从健康秤连接到智能手环,通过健康秤测量出的身体数据,在智能手环中就能定制不同阶段的方案,是多么cool的一件事情;还有,把硬件连接到售后维修,如果洗衣机或电冰箱有故障,或许可以通过自动检测出的故障报告,上传到线下维修点、上传到QQ平台,厂商或许能直接甚至提前感知到,问题看起来都不是事儿。
无论如何,“开放”和“连接”正在伴随移动互联网走向物联网,成为腾讯帝国新的标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通过OmniEAR基准测试揭示了当前AI模型在物理世界推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AI在明确指令下能达到85-96%成功率,但面对需要从物理约束推断行动的任务时,成功率骤降至56-85%。研究发现信息过载反而降低AI协作能力,监督学习虽能改善单体任务但对多智能体协作效果甚微,表明当前架构存在根本局限性。
纽约大学和Aimpoint Digital Labs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Transformer模型训练中"大规模激活"的完整发展轨迹。这些影响力比普通激活大千倍的"超级激活"遵循可预测的数学规律,研究者开发出五参数公式能以98.4%准确率预测其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模型架构参数如注意力密度、宽深比等,可以在训练前就预测和控制这些关键激活的行为,为设计更高效、量化友好的AI模型提供了全新工具。